科技·商业·财经

O展崛起,二次元经济新热潮还是短暂狂欢?

   时间:2025-05-16 16:59 作者:ITBEAR

近年来,线下二次元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谷店纷纷倒闭,直播间内二次元商品按斤抛售,即便是模玩熊、斌田小铺等头部品牌也不得不频繁进行清仓特价活动。这一连串的现象让不少从三次元跨界进入泛二次元经济的上游商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为了自救,众多敏锐的实体谷店和大型商场开始寻求转型,他们将目光转向了提供线下二次元同好交流活动服务上。这一转变并非空穴来风,5月14日晚,“CP31(第三十一届COMICUP同人创作交流展)”开票瞬间登上热搜的抢票盛况,充分证明了泛二次元人群对于二次元的热情并未减退,只是在消费选择上变得更加挑剔,对线下活动的需求依然旺盛。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大型商业漫展和厂商嘉年华,同人展,尤其是主打“小而美”的同人Only展(简称O展),在当下受到了商场和场地方的热烈追捧,有望成为二次元市场的新宠。O展,顾名思义,是以单一IP或特定标签为主题的展会,只允许符合主题的同人创作、周边售卖和Cosplay参与,具有高度的垂直化和细分受众特点。

与大众熟知的诸如BiliBili World、Wonder Festival等大型商业漫展不同,O展因其规模灵活、主题多样、更加圈地自萌的特点,成为了当下泛二次元受众乐于付费的选择。甚至在某些方面,O展开始逐渐挤压大型漫展的生存空间。O展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同人创作、摊位售卖等传统活动,随着IP主题的变化,还衍生出了日场、夜场的不同玩法,如随机舞蹈、夜场蹦迪等。

近年来,O展的爆发期与去年CP30(第三十届COMICUP同人创作交流展)的延期不无关系。由于大型漫展票价上涨,且唯热度论参展,同人摊位空间减少且摊位费增加,使得不少二次元爱好者开始考虑以O展形式过渡。二次元圈子依然靠同人创作支撑,因此,圈地自萌的O展不缺人流和关注。

同人文化在泛二次元圈层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甚至是推动热门作品走向大众传播的功臣。例如,去年CP30原预期使用的场馆无法满足庞大的申摊数量,导致同人摊位纷纷联合举办O展。这些O展不仅吸引了大量粉丝,还逐渐扩大规模,甚至成为固定展。如长沙的《排球少年》Only展,因口碑好、资金充足,成功邀请到海外嘉宾参展。

O展的举办成本相对较低,目标受众精准,即便体验存在两极化,但依然借助二次元经济和漫展商业化的东风,成为备受欢迎的泛二次元交流活动。据统计,仅在5月,全国“国乙(国产乙女游戏)Only展”就超过了70场,江苏省的O展数量也超过了20场,广东、河北、安徽、山东等地均超过15场。

O展的内容涵盖动漫、游戏、网文等不同文娱类别,既有《第五人格》、《燕云十六声》等热门主题,也有独立游戏、日漫等主题,甚至还包括MBTI交流、已故角色、M字刘海角色等相对抽象或小众取向的O展。对于愿意为此买单的消费者来说,O展不仅是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更是一种限定的乌托邦。

然而,O展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与更为成熟的漫展相比,O展几乎尚未拥有专业化、商业化的团队操刀,多为民间粉丝自发组织。因此,O展的主办方背景复杂,多为年轻人,甚至有不少学生。由于经验和资金的限制,不少O展在定价和运营上存在不少问题,如票价过高、不允许退款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和吐槽,甚至有人质疑O展是在割韭菜。

尽管如此,消费者对于O展的定价浮动心理接受程度逐渐提高。一些热门IP的O展,如国乙、BL等,由于粉丝量大,容易吸引商场和大型场馆的合作,但这也带来了客流和消费档位的要求。同时,由于主办方多为年轻人,缺乏经验和资金,导致不少O展在运营上存在困难,甚至面临流展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二次元文化的狂热,不少厂商和现充等非民间同好参与者也开始入局O展,试图从中引流和捞快钱。他们将O展变形为单一IP嘉年华、茶话会等形式,试图从中获利。例如,去年上海的《明日方舟》嘉年华就以独立IP的O展形式创下了近3万张门票售罄、营收千万级规模的佳绩。

同时,承接票务功能的平台方也纷纷入局。B站、千岛组局、cpp等平台成为O展售票的主要渠道。然而,这些平台在提供流量和曝光的同时,也带来了高抽成、回款慢等问题,令O展主办方苦不堪言。相比之下,千岛组局和cpp等后来者凭借抽成较少的优势吸引了不少用户,但也存在回款慢和骗局多发等问题。

随着O展的普及,大型综合漫展的审批手续愈加复杂,疲态明显。而民间同好组织下的O展则为厂商和场地方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O展的商业化加速也带来了不少乱象,如主办跑路、诈骗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影响了O展的声誉和未来发展。

尽管如此,O展依然是激活新一轮线下二次元经济热潮的潜力股。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主办方具备举办频繁、多场、多元IP条件下的O展实力。同时,也需要主办方拥有更加敏锐的二次元认知意识,开拓与O展适配度高的活动形式,实现口碑化、长期性的运营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二次元市场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和信任。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