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周末的到来,国内油价的动态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距离下一次油价调整——2025年的第15次调价,仅剩10天时间,具体时间为7月29日24时。
在本周,即7月15日24时,今年第14次油价调整已尘埃落定。此前,国内汽油价格经历了“3连涨”,累计大涨560元/吨,但此次调整中,油价终于止步上涨,转而下降。汽油和柴油分别下调了130元和125元/吨,换算成升价,各类油品价格下降了0.1至0.12元不等。以北京为例,92号汽油的当前报价为7.26元/升。
回顾本次计价周期,从7月16日开始至7月29日结束,共计10个工作日。截至目前,计价周期已完成了30%的工作日。在计价周期的前两个工作日里,油价降幅一度达到了45元/吨,距离下跌标准线已近在咫尺。然而,国际油价的波动却给这一趋势带来了变数。
在本周三,即计价周期的第3个工作日,国际油价出现大涨。WTI原油上涨1.75%,布伦特原油上涨1.46%,导致三地原油均价涨至67.87美元/桶。受此影响,国内汽柴油的降幅缩减至25元/吨,油价下跌的趋势变得岌岌可危。
进一步分析国际油价上涨的原因,可以发现,欧盟再次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加剧了市场对能源供应偏紧的担忧。同时,夏季出行高峰期的到来使得原油消费需求旺盛。上周美国原油库存的大幅下降也对油价构成了支撑。截至7月18日20时35分,WTI原油报价已涨至68.7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报价也涨至70.57美元/桶。
面对这一形势,国内油价的走势变得扑朔迷离。如果国际油价继续上涨并落地,那么按照汽柴油价格形成机制,下周初国内汽柴油价格或有可能“由跌转涨”,新一轮的油价调整或将重新面临上涨的压力。
对于即将到来的7月29日24时的油价调整,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国内油价能否兑现下降的走势,或者是否会出现上涨的表现,都将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我们将持续关注原油市场的动态以及国内油价的走势,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报道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