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面食品牌“和府捞面”因广告宣传问题再次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据悉,去年12月26日,该品牌在其直营门店入口处放置了印有“中式面馆第一品牌”的广告牌,用于商品展示及宣传。然而,今年1月6日,当执法人员对位于张杨北路的“和府捞面”门店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广告牌依旧摆放在店堂入口处。
事件发生后,和府捞面迅速采取了行动,撤换了所有违规广告牌。截至1月20日,所有直营门店均已完成整改。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和府捞面首次因广告问题受到处罚。去年7月,该品牌就因在新品宣传中声称其衣藻低脂面中添加的“莱茵衣藻”可辅助降血糖,违反了广告内容管理规定,被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6万元罚款。
近年来,和府捞面作为网红面馆的代表品牌,一直备受关注。然而,近期该品牌却频陷舆论风波。此前,有消费者投诉称,在不同门店购买相同餐品时,价格存在差异,最高可达20%。这一事件一度将和府捞面推上热搜。对此,和府捞面回应称,价格差异源于门店分级战略,不同等级门店在装修设计、服务系统及运营成本上存在差异,导致产品定价相应上浮。
尽管和府捞面就价格差异问题给出了官方解释,但消费者对此仍持不同看法。对于同城门店价差明显的现象,价格敏感型消费者表示难以接受。此次广告违规事件,虽然处罚金额不大,但对和府捞面的品牌形象无疑造成了一定影响,也揭示了该品牌生意的不易。
事实上,和府捞面所面临的困境并非个例。近年来,网红面馆们经历了从爆火到渐渐失宠的过程。这些面馆品牌设计精美,连锁化经营,主要开设在一二线城市的写字楼、底商或购物中心等人流量密集区域。然而,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产品同质化现象的严重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消费者开始缩减饮食开支,不再愿意为高价网红面买单。与此同时,网红面馆背后的资本热度也骤降,投融资减少,使得这些品牌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多家网红面馆品牌开始放开加盟、降本增效等措施。然而,这些努力并未能阻止网红面馆继续失宠。在2024年,网红面馆们更是开启了一轮集体降价潮,试图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然而,降价后的网红面馆仍需面对大众餐饮消费品牌的竞争以及新网红品牌的崛起。
对于和府捞面而言,此次广告违规事件无疑是一个警醒。在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的今天,高价网红面馆已经不再是市场的宠儿。艾媒咨询的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式快餐价格的可接受程度多在20元价格带,有85.2%的消费者可接受价格不超过30元。因此,网红面馆们需要放下身段,主动贴近大众消费市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事实上,和府捞面在2023年就已经开始调整产品组合和价格策略,加大了30元以内产品的比重。然而,由于门店经营成本高以及客流量有限或减少等因素的影响,降价后的收入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网红面馆们需要谨慎地调整价格带和门店模型,以确保降价策略的有效实施。
网红面馆们还需要不断创新和升级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在当前的消费环境下,消费者对于新鲜感和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因此,网红面馆们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新口味和新服务方式,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同时,网红面馆们也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力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网红面馆们需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还需要加强营销活动的策划和执行力度,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和参与。
最后,网红面馆们还需要关注消费者的反馈和需求变化。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网红面馆们需要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同时还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调整产品和服务策略,以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