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牧原股份业绩大增,分红超75亿,拟港交所上市,国际化战略加速!

   时间:2025-05-16 21:21 作者:证券时报e公司

牧原股份,自2014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以来,已迈入资本市场的第十个年头。在5月16日举办的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董事长秦英林发表了感言,对公司的业务运营、治理结构及合规管理成果表示满意。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行业低谷后,牧原股份在2024年实现了业绩的大幅飞跃。据统计,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高达1379.47亿元,与前一年相比增长了24.43%;归母净利润为178.81亿元,同比增长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19.42%。

在股东大会当天,牧原股份审议并通过了多项议案,其中包括《关于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及2025年中期分红规划的议案》。根据方案,公司计划全年现金分红总额将达到75.88亿元(含税)。公司还审议通过了关于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议案,这标志着牧原股份国际化战略迈出了重要一步。

牧原股份自1992年创立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创新发展,已经形成了涵盖饲料加工、种猪育种、商品猪饲养、屠宰肉食等环节的完整猪肉产业链。回顾上市十年来的历程,公司的生猪年出栏量从最初的不足200万头,猛增到2024年的超过7000万头,营收规模也实现了显著提升。

在股东大会上,秦英林董事长对股东们的跨行业智慧和见解表示感谢,认为这些为牧原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方案和指导。他指出,尽管公司仍面临一些挑战,但牧原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架构,并在业务、治理、合规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同时,公司管理层还提前规划了接班人制度,培养了第二代接班人,这一尝试取得了积极效果。

展望未来,秦英林表示牧原股份将在生猪生产能力、服务能力、产业链综合能力以及数智化能力方面实现全方位提升。在生产能力上,公司将努力提高生产指标、产品质量、财务指标和盈利能力;在服务方面,牧原将作为集团化公司向外赋能,输出成熟技术,带动更多养猪人实现高质量生产;在产业链综合能力上,公司将加强饲料供给保障;牧原还将提升现代科技的应用能力,通过机器人、智能装备等实现更高效的养猪。

一位长期投资牧原股份的投资者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基于长期价值投资的视角,农牧业存在大行业小公司的现象,而像牧原这样拥有优秀团队和成长基因的公司,能够在行业分散向集中的过程中迅速扩大规模和市场份额,获得规模优势,并形成技术、规模和成本优势的良性循环。牧原的成长历程也验证了这一预判。

在利润分配方面,牧原股份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议案显示,公司计划2024年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72元(含税),分红总额为30.83亿元(含税)。加上回购金额10亿元,公司全年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总额将达到85.88亿元,占年度净利润的比例为45.38%。

牧原股份还计划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以进一步推进其国际化战略。今年以来,牧原股份持续探索海外业务,拓宽发展空间。据悉,牧原已与越南本土养殖公司BAF达成合作协议,为其提供养猪技术服务方案等支持。同时,牧原股份的子公司瑞谷国际农产有限公司也投资设立了境外全资子公司越南牧原有限公司,以提供生猪养殖方面的技术服务和智能化养殖设备等。

牧原股份高管表示,公司推动全球化的出发点包括市场因素、技术积累因素以及公司全球性价值的考量。牧原在营养、育种、环保、智能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养殖水平较弱的国家和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公司也希望能够为全球养猪行业的持续进步做出贡献。

在业绩方面,牧原股份在2024年业绩显著增长的基础上,2025年一季度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据统计,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0.61亿元,同比增长37.26%;归母净利润为44.91亿元,同比增加288.79%。猪价上涨和成本下降是支撑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

牧原股份近年来通过低豆日粮、猪病净化技术以及智能装备的应用等不断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养殖生产成本。目前,公司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经下降到行业领先水平。对于未来成本的进一步降低,牧原股份高管表示充满信心。

在科技创新方面,牧原股份也取得了显著成果。2024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17.47亿元,拥有专职研发团队6486人,技术人员总数超过1万人,累计申请国家专利2276项。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