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绿茶集团四年五闯港交所:上市首日破发,2024年营收38.38亿元,翻台率、同店销售额均下滑

   时间:2025-05-19 11:06 作者:搜狐财经

作者丨柴鑫洋

编辑丨李文贤

四年长跑,绿茶集团终于在第五次冲击上市成功。

5月16日,绿茶集团正式以“6831”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售价为每股7.19港元。

上市首日平开,当日收盘报6.29港元/股,跌12.52%,总市值42.36亿港元。今日开盘继续下跌,截至发稿股价下跌2.7%。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绿茶集团的收入和净利润均逐年增长,营收分别为23.75亿元、35.89亿元、38.38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657.9万元、2.96亿元和3.50亿元。

绿茶餐厅虽然业绩在增长,但餐厅的翻台率、同店销售额却在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翻台率由2023年的3.30次/日下降至3.00次/日。

绿茶餐厅在2024年的平均同店销售额为1033万元,同比下滑10%。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表示,绿茶餐厅如今在资本市场中的表现在意料之中。

他提到,“绿茶餐厅的客单价虽然不高,但产品并没有太大特色,外界给它的定义是一家预制菜餐厅。绿茶餐厅没有品牌效应、规模效应以及粉丝效应。”

绿茶集团IPO前夕暗盘遇冷,2024年营收38.38亿元

根据富途暗盘数据,5月15日,绿茶集团暗盘高开低走,收盘跌7.65%,报6.64港元/股,成交额7696.73万港元;每手400股,不计手续费,每手亏损220港元。

香颂资本沈萌指出,从大的消费环境来看,餐饮需求呈现宏观消费额增加但微观客单价减少的趋势,因此对于餐饮品牌,竞争更加激烈,会削弱收益基础,未来成长性无法满足投资者的要求。

餐饮行业分析师徐剑分析指出,对于上市餐饮企业而言,若存在投资规模庞大、回报周期漫长的特征,其市场竞争力将难以凸显,进而导致上市表现不佳。以去年12月登陆资本市场的小菜园为例,该品牌未出现破发情况,主要原因质疑是小菜园相对便宜,人均消费约60元,同类型的蜜雪冰城也是走便宜低价的路线。

据了解,绿茶餐厅于2008年在杭州开出第一家门店,此前曾多次冲刺港交所。从2021年3月开始,绿茶集团已先后5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绿茶集团在上市后的股东架构中,上市后的股东架构中,控股股东王勤松先生、路长梅女士夫妇,合共持股约54.29%。

招股书显示,绿茶集团为休闲中式餐厅运营商,旗下第一家绿茶餐厅于2008年在杭州西湖开业。

2022年-2024年,绿茶集团的收入和净利润均逐年增长,营收分别为23.75亿元、35.89亿元、38.38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657.9万元、2.96亿元和3.50亿元。

招股书解释称,业绩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公司门店数量的增加。

近几年,绿茶集团餐厅数量也在大幅扩张。

由2021年底的236家大幅增加至2023年底的360家,并增加至2024年底的465家,并进一步增至目前的489家。

招股书显示,餐厅有一半开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一半开在二线、三线及一下城市。

绿茶餐厅于2024年开设了120家新餐厅,并计划于2025年、2026年、2027年分别开设150家、200家及213家新餐厅。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休闲中式餐厅市场高度分散,市场参与者众多,2024年绿茶餐厅占据0.7%的市场份额。

平均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10%,翻台率下降至3次/日

发现,绿茶餐厅虽然业绩在增长,但餐厅的翻台率、同店销售额却在下滑。

数据显示,2024年翻台率由2023年的3.30次/日下降至3.00次/日。

绿茶餐厅创始人王勤松曾表示,在低价位吸引客流的策略下,翻台率是餐厅盈利的核心。

据媒体报道,路长梅在2013年接受采访时表示,绿茶餐厅的平均翻台率为6-8次,在大本营杭州高达12-14次。

绿茶餐厅在2024年的平均同店销售额为1033万元,同比下滑10%。公司表示,同店销售额下滑的原因是消费者行为普遍改变,以减少外出用餐的支出及次数。

2024年,绿茶集团同店销售额增长率从2023年的26.2%下跌至-10.3%。

与此同时,绿茶餐厅的外卖订单于2023年至2024年有所增加,原因是公司于2024年战略性地提高专注于外卖业务。

数据显示,2024年餐厅外卖业务的收入为7.23亿元,同比增长39.85%。

朱丹蓬表示,近年来市场上同类业态越来越多,绿茶集团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绿茶集团未来要想更好地发展,还需要“内外兼修”,在业态创新、多品牌发展等方面有更多探索。同时,在同质化严重的餐饮市场,新品牌层出不穷,市场竞争加剧,绿茶集团整体发展将面临比较大的挑战。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