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界】1月18日消息,近期,网约车行业内的不合理抽成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报道,乘客下单后,订单在多个平台间被层层转卖,推高了实际抽成比例,使得总抽成近达五成。同时,平台频现“阴阳账单”,司机端显示的乘客付费与乘客端实际付费存在显著差异。对此,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网约车平台玩猫腻该治。
这一系列问题不仅加大了司机的工作强度,还增加了行车安全隐患,严重损害了网约车行业的生态。在运力饱和、运价降低的背景下,司机为维持以往收入,不得不延长出车时间,这无疑给道路安全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据网界了解,平台的价值本应在于实现司乘两端的供需对接与时空匹配,然而过高的抽成比例和账单不透明等问题却使得这一价值受到了严重质疑。对此,人民日报呼吁平台降低过高的抽成比例,推进账单透明化,以切实保障司乘权益。
同时,主管部门也应持续优化对聚合平台的监管举措,降低网约车驾驶员的总体负担。聚合平台自身也应认识到,过高的抽成会导致司机挣钱难、乘客打车贵,最终可能导致用户流失。因此,只有更好地保障司乘权益,才能将用户流量真正转化为企业留量。
此外,抽成作为网约车服务平台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对司机收入产生着直接影响。据了解,在相关部门的规范下,2022年以来网约车平台的抽佣上限一般为30%。然而实际操作中却存在抽成比例过高的问题,这无疑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