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管昭披露,全国范围内已有98%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立了充电停车位,共计6527个服务区装备了3.5万个充电桩,并提供了5.1万个充电车位,这一数据彰显了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上的大力投入。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中,新能源汽车的出行规模持续扩大,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的充电量激增,超过1.24亿千瓦时,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增长了超过20%,这一充电量也刷新了历史记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高速公路上的充电量也实现了显著增长,超过了377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超过29%,同样创下了历史新高。
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的用户数量和服务次数也均达到了新的高度。截至目前,平台的注册用户数已超过4600万,而在假期期间,单日充电服务次数更是突破了119万次。这两项数据不仅反映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程度,也体现了充电设施的高效利用率。
中国充电联盟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底,全国范围内的充电基础设施累计安装量已经达到了1406.4万台,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6.3%。这一迅猛的增长势头,无疑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繁荣。据统计,2025年前四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了365.8万辆,与充电设施的增量比例达到了1:2.9。
为了应对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需求的激增,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根据高速服务区的充电繁忙情况,相关部门会增设移动充电补能设备,以确保车主能够及时充电。同时,城市侧的充电资源也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高速服务区内排队充电的车辆可以被引导至周边城市的空闲充电桩进行充电。
为了方便车主更好地规划行程,相关部门还提供了多种信息渠道。车主可以通过高速公路的可变情报板、导航App以及“e路畅通”小程序等途径,提前了解充电设施的使用情况,从而合理选择充电地点。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充电效率,也优化了车主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