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掀起滔天巨浪的一夜之间,谷歌市值飙升9.14%,相当于人民币1.7万亿元的增长,这一数字创下了三年来的新高。这一暴涨并非仅仅源于反垄断诉讼的胜利,更预示着AI领域军备竞赛的全面加速。谷歌正以三大战略举措,引领下一波科技革命的风潮。
首先,反垄断裁决为谷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绿灯”。美国法院判定谷歌无需拆分其Chrome浏览器和安卓操作系统,仅需共享部分数据。这一判决与其说是惩罚,不如说是为谷歌颁发了一张“垄断特权证”。法官的言论揭示了背后的真相:“人工智能的激烈竞争已经彻底改变了行业版图。”谷歌得以继续每年向苹果支付高达200亿美元的费用,确保iPhone上的默认搜索引擎地位。这一合作不仅巩固了谷歌搜索广告的盈利能力(毛利率高达62%),还为苹果用户带来了每年人均380元的贡献,形成了双赢的局面,推动了两家公司股价的共同上涨。
其次,谷歌在芯片领域的布局同样引人注目。一方面,它购买英伟达的芯片;另一方面,它将自研的TPU(张量处理单元)部署到小型云服务商的数据中心。伦敦的Fluidstack公司已获得32亿美元的担保,纽约的数据中心也在全面部署TPU。这种“借船出海”的策略不仅避开了自建数据中心的漫长周期,还直接挑战了英伟达的市场地位,抢夺客户。第六代Trillium TPU的需求急剧增加,第七代Ironwood TPU更是专为推理任务进行了优化,其成本效率远超GPU。Anthropic和xAI等公司已经排队订购,有分析师预测,如果谷歌将芯片业务分拆,其估值可能高达9000亿美元。
最后,谷歌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动作也堪称激进。计划于10月1日正式亮相的Gemini for Home能够同时执行调整灯光和温度等复杂指令,而苹果的Siri升级则要等到明年春季。智能家居市场是一个万亿级的战场,谷歌通过免费和付费的双重模式直接挑战了亚马逊的Alexa。更重要的是,AI助手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搜索入口,掌握智能家居的企业将拥有下一代流量的控制权。
对于投资者而言,谷歌当前的动态市盈率为24.6倍,远低于微软的32倍和英伟达的48倍。然而,专家提醒,投资者应谨慎行事,避免追高。9月19日富时指数的调仓可能会引发短期的市场波动,而回调至5日均线或许才是合适的买入时机。布局谷歌相关的产业链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是直接受益链,如谷歌TPU的代工厂和光模块供应商;二是生态辐射链,包括苹果供应链企业和智能家居芯片制造商。
在这场科技霸权的争夺战中,芯片和生态系统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谷歌的这一系列举措,预示着未来三年的景气周期已经到来。把握机会,切勿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