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英伟达正与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企业OpenAI展开深度合作,计划向其投资最高达1000亿美元,并承诺供应数百万颗新一代AI芯片。这一举动在科技行业引发强烈关注,因其合作规模与形式均属罕见。
根据协议框架,英伟达将通过财务投资获取OpenAI的股权收益权,但明确不参与公司决策。OpenAI方面表示,这笔资金将部分用于支撑其开发超级计算机的宏伟计划,该设备旨在推动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不过公司强调,现有投资仅能覆盖部分建设成本。
首期100亿美元投资将专项用于建设配备英伟达Vera Rubin芯片的1吉瓦数据中心,该项目预计2026年下半年启动。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CEO黄仁勋此前在财报会议中披露,同规模数据中心建设成本约500亿美元,其中350亿美元需用于采购芯片设备。这意味着OpenAI若要完成总容量10吉瓦的数据中心建设,除英伟达已承诺的100亿美元外,仍需额外筹集约400亿美元资金。
面对资金缺口疑问,OpenAI与英伟达均保持谨慎态度。前者未回应融资计划相关询问,后者则表示除已公开信息外暂无补充说明。行业观察人士指出,这反映出大型科技项目在资金筹措方面面临的现实挑战。
此次合作恰逢OpenAI推进公司结构转型的关键期。作为非营利组织起家的AI研究机构,该公司正与主要股东微软协商,计划重组为受非营利机构监管的营利性公共利益公司。该变更需获得特拉华州和加州监管部门批准,目前双方已达成初步协议。
知情人士透露,英伟达的投资方式将与其他投资者保持一致,采用现金注入形式。但首期100亿美元的落实需等待未来数月内双方达成最终协议。值得关注的是,英伟达尚未明确是否投资OpenAI的非营利实体,其投资计划是否与OpenAI转型进度挂钩仍存疑问。
在估值层面,OpenAI当前市值达5000亿美元。据透露,英伟达首期投资将按此估值执行。但双方均未公布10吉瓦数据中心建设的完整时间表,也未说明1000亿美元投资的具体完成时限。后续投资是沿用当前估值还是采用动态估值机制,目前尚未达成共识。
芯片供应格局的变化引发行业连锁反应。作为OpenAI的新晋股东,英伟达可能优先保障其芯片需求。在AI芯片持续供不应求的背景下,这种资源倾斜可能影响其他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OpenAI的竞争对手Anthropic,以及在企业级AI市场与其存在竞争关系的微软,能否继续获得稳定芯片供应成为焦点。同时,AMD等竞争对手的市场空间是否会被压缩,也引发业界讨论。
云计算领域同样受到波及。甲骨文本月早些时候宣布与OpenAI等大客户签订总额达数千亿美元的云服务合同,该消息推动其股价大幅上涨。然而信用评级机构穆迪随即提出质疑:OpenAI是否有足够资金履行这些长期合同?在英伟达宣布投资前夕,甲骨文刚完成管理层调整并重申业绩预期。分析认为,若OpenAI获得新的资本注入,将显著增强其履行云服务合同的能力,为甲骨文的营收预测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