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际金价攀升至历史高点,中国黄金市场却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奇特景象:金条金币投资需求同比激增23.69%,而黄金首饰消费量则断崖式下跌26%。在这场行业剧变中,老铺黄金凭借独特的奢侈品化策略异军突起,而拥有177年历史的老凤祥也悄然启动战略转型,将目光投向高端奢侈品领域。
面对传统黄金珠宝市场的持续低迷,老凤祥今年以来在高端化布局上动作不断。9月,企业宣布出资5000万元成立上海老凤祥臻品商贸公司,重点布局金银珠宝、钻石钟表等高端产品批发零售业务。10月,通过香港子公司以2400万美元收购迈巴赫奢侈品亚太公司20%股权,获得该品牌在亚太地区除汽车业务外的马具、服饰、运动用品等奢侈生活方式产品的经销权,其中上海地区为独家代理。
根据采购协议,2025至2027年三年间,老凤祥需完成不低于1300万美元的采购承诺。这一合作对象迈巴赫奢侈品公司自2009年从高端眼镜切入市场,2013年正式成立后专注于手工配饰及生活方式产品,其亚太分公司于今年2月在香港注册成立。老凤祥同步推出的"盛唐风华""凤舞九天"等非遗工艺主题新品,以及与经典动漫IP高达联名的纯金系列藏品,都彰显着其突破产品同质化的决心。
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黄金消费量505.205吨,同比下降3.54%。其中黄金首饰消费下滑26%,而金条金币投资需求增长23.69%。消费者偏好明显转向3-5克的小吊坠、细手链等轻量化高附加值产品。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直接反映在老凤祥的财报上:上半年营业收入333.56亿元,同比下降16.52%;净利润12.20亿元,同比下降13.07%。
与老凤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采用古法黄金工艺+奢侈品化策略的老铺黄金上半年业绩爆发式增长:销售额同比增长249%,营收增长251%,利润增长285.8%,毛利率达38.1%。数据显示,其消费者与路易威登、爱马仕等五大奢侈品牌的消费者重合率高达77.3%。这种差异化竞争策略带来的高附加值,成为刺激老凤祥转型的重要诱因。
业内分析指出,老凤祥进军奢侈品领域具备三大优势:百年品牌积淀、非遗工艺传承和庞大市场基础。但要真正实现转型,仍需突破三大关卡:渠道端需关闭低效加盟店,在高端商场布局直营精品店;产品端要实现迈巴赫奢品与自有非遗工艺的协同创新;品牌端则需重构叙事体系,将百年历史与奢侈理念深度融合。
老凤祥方面坦言,奢侈品业务属于全新拓展领域,迈巴赫奢侈品国内市场认知度尚低,未来将面临渠道拓展、市场推广、定价策略、消费者接受度等多重挑战,特别是双方业务整合的协同效应可能不达预期。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为这家百年老店的转型之路增添了变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