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向新 融智未来——金融与科技双向赋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百度集团副总裁袁佛玉提出,当前人类正站在AI驱动的超级周期起点,智能经济领域蕴含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她指出,大模型技术正沿着两条核心路径演进:一方面通过提升智能能力、降低使用成本实现技术突破,另一方面将向Agent AI(智能体)与Physical AI(具身智能)两大方向深化应用。
针对技术落地的关键能力,袁佛玉强调两个核心维度:其一,模型需具备更强的推理与代码生成能力,通过自主进化机制在明确目标下寻找最优解决方案;其二,多模态感知能力需突破现有局限,使AI能够像人类一样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维度真实理解世界。她以百度智能云为例,指出当前技术已实现从单体推理向训推一体化的转型,这种常态化需求推动着算力架构的革新。
在算力挑战方面,袁佛玉坦言智能化进程正面临成本与效率的双重考验。企业需要在有限算力资源与无限创新需求间寻找平衡点,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优化实现算力价值最大化。百度推出的昆仑芯自研解决方案,通过单机部署满血版DeepSeek推理、32机支持全参训练等性能突破,配合百舸AI计算平台的超节点架构,使单机训练性能提升超10倍,百万Tokens成本较单机降低50%,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降本增效路径。
针对Agent应用的商业化瓶颈,袁佛玉指出业务理解不足是当前核心痛点。她提出通过模型工程、数据工程、应用工程的三维建设体系,构建从技术到场景的完整闭环。以金融行业为例,百度智能云已形成覆盖风险控制、客户服务、投资决策等全链条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其生成的AI应用能够精准匹配银行业务流程,这种深度适配能力源于对800余家金融机构、100%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长期服务经验。
数据显示,百度在金融AI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持续领跑,其生成式AI平台及应用解决方案营收规模与综合服务能力均位居行业首位。这种领先优势不仅体现在技术参数层面,更源于对产业需求的深度洞察——通过将数字化转型成果与智能技术无缝衔接,帮助企业实现从数据资产到智能生产力的价值转化。袁佛玉透露,百度正与多家金融机构共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通过开放技术底座与行业知识库,推动智能经济生态的协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