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能源版图迎来历史性变革,根据知名能源研究机构Ember的最新报告,2024年金砖国家太阳能发电量已占据全球半壁江山,比例高达51%,这一数据相比2015年的15%有了质的飞跃。这标志着金砖国家在短短十年间,从能源领域的追随者转变为引领者。
在这一显著增长的背后,各金砖国家的表现呈现出鲜明的差异。中国无疑是这一变革中的佼佼者,不仅在绝对值上遥遥领先,在增速上也同样令人瞩目。2025年前四个月,中国太阳能发电量新增98太瓦时,同比增长42%,清洁能源满足了全国82%的发电增长需求,其中太阳能的贡献率达到了41%。这一时期,中国的太阳能发电量甚至超过了意大利同期的总电力需求。
印度同样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其太阳能发电量已达到133太瓦时,自2019年以来增长了四倍,2025年前四个月的同比增长率为32%。巴西则凭借超过75太瓦时的太阳能发电量,成功跻身全球光伏五强行列,同比增长35%。尤为巴西在巴拉州建设的“水光互补”基地,依托亚马逊流域水电站的调节能力,实现了2GW光伏项目的低成本运营,中标电价创下了拉美地区的新低。
然而,并非所有金砖国家都在这场能源革命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俄罗斯在清洁能源增长方面依然滞后,2025年初的太阳能发电量仍不足0.5太瓦时。印度尼西亚在2014至2023年间,超过75%的电力增长仍依赖于化石燃料。埃及则继续严重依赖天然气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尽管如此,以中国、印度和巴西为代表的金砖国家,正以创纪录的速度扩大太阳能发电规模,这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还增强了能源韧性。经济增长的本质在于打破能源成本与经济波动的关联。例如,在中国新疆地区,每度仅需0.2元的光伏电被用于制氢,不仅解决了“弃电”问题,还推动了千亿级绿氢产业的发展。
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还带来了显著的产业外溢效应。中国光伏企业在巴西投资建设的玛瑞蒂光伏项目,为当地创造了约2000个就业岗位,并带来了1800万雷亚尔的财政收入,为城市商业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对经济形势的变化,金砖国家应借助集团发展势头,继续推进清洁能源转型。南非等国已具备成本竞争力的“全天候”太阳能发电项目,搭配电池储能技术,为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太阳能等清洁技术成本竞争力的不断提升,金砖国家在即将召开的2025年峰会上,面临着深化清洁能源承诺的契机。这将有助于增强能源安全,减少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为金砖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自成立以来,在经贸、财金、科技、农业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未来,金砖国家应继续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