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项关于汽车内触控屏使用感受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九成的司机对车内的触控屏幕表达了强烈的不满。这一数据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据报道,部分汽车制造商在设计时将车辆的核心控制功能隐藏在触控屏的深层菜单中,迫使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低头操作,这无疑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增加了行车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NCAP)宣布,从明年1月起,将调整安全评级标准,对于在非美国市场推广的车型,如果其设计未能避免上述安全隐患,将在安全评分中受到惩罚。
EuroNCAP强调,为了提升行车安全,车企应鼓励安装实体、易用且具备触感的控制装置。协会指出,“所有车企都应高度重视,确保实体按键的回归,以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驾驶体验。”这一指导方针还特别规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不应执行任何触控操作,如滑动、点击或切换屏幕等。诸如雨刮器、转向灯和双闪警示灯等基本功能,应通过实体控制方式激活,而非数字化交互。
实际上,一些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反思过度“智能化”的屏幕设计。例如,大众汽车等知名品牌已经意识到,过度依赖触控屏可能会损害驾驶安全,并着手调整其设计理念。
随着EuroNCAP新标准的实施,预计汽车制造业将迎来一场关于驾驶安全与控制界面设计的变革。这一变革旨在减少因触控操作引发的交通事故,提升整体的道路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