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上市公司的年度股东大会如雨后春笋般密集召开,吸引了众多法律专业人士的参与。在一家四川上市公司的年度股东大会上,一位忙碌的律师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透露了他的近况:“这段时间实在太忙了,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他解释说,目前正值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的高峰期,他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具备签字资格的律师全部投入到了这一工作中,每周需要参加多达18场的股东大会。而他本人,刚刚从北京赶到成都,紧接着又要前往其他城市继续他的工作行程。
这位律师进一步透露,他们律师事务所近期需要见证的股东大会数量激增,有时甚至需要临时从外部聘请人员来应对人手不足的问题。仅在接下来的两天内,他们就要见证12场股东大会,工作量之大可见一斑。
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的繁忙季,单日召开的会议数量高达数百场,这对律师事务所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律师在股东大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根据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东会规则》,上市公司在召开股东会时,必须聘请律师对会议的召集、召开程序以及表决程序的合法性出具法律意见,并公告相关信息。律师还需要对股东资格的合法性进行验证,并参与计票、监票等关键环节。
在实际操作中,尽管有少数特殊情况允许律师线上参会,但大多数情况下,律师都需要实地参会以确保见证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一位证券律师向记者表示,严格来说,律师见证是需要亲自到现场的。虽然前几年疫情期间,网络见证曾一度成为主流,但随着疫情的结束,律师们基本上都回到了现场见证的模式。
据统计,截至5月15日,已有2255家上市公司召开了2024年度股东大会。自4月中旬以来,尤其是5月份,上市公司年度股东大会的召开进入了一个高峰期。例如,5月12日有167家上市公司召开股东大会,13日达到217家,14日为132家,而到了15日,这一数字更是攀升至395家。
以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为例,自5月以来,该所已参与了40多场A股公司年度股东大会的见证工作。其中,仅在5月14日和15日这两天,该所就见证了约17场会议。尽管该所的执业律师及合伙人阵容庞大,但仍有一些律师需要频繁跨省转场,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例如,上海国浩律师何佳欢和孟怡在5月14日下午出席并见证了恩捷股份在云南省玉溪市高新区召开的2024年度股东大会。次日下午,两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上海市徐汇区,出席了矩子科技的年度股东大会。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栾容儿身上,她在短短几天内分别在江苏省泰州和山东省济南参加了两家公司的年度股东大会。
然而,并非所有律师事务所都如此繁忙。一些律师事务所近两个月来只见证了两家上市公司的年度股东大会。这主要取决于律师事务所的业务合作量和客户群体。
随着上市公司年度股东大会的密集召开,接下来的几天里,将有更多的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其中,5月16日有571家公司召开会议,19日有344家,而20日更是达到了581家。这无疑将继续考验着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们的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