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科学家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实现“点铅成金”壮举

   时间:2025-05-11 10:14 作者:顾雨柔

在科学的浩瀚宇宙中,一项令人瞩目的成就近日由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学家们揭晓。他们借助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这一强大的科研工具,首次系统性地观察到了一种奇异的核嬗变现象:在超高能量的碰撞中,铅原子核竟能短暂地转化为黄金原子核。

这一发现,仿佛是科学界对古老炼金术士梦想的现代诠释,只不过这次不是“点石成金”,而是更为精确的“点铅成金”。尽管这一过程转瞬即逝,且成本极其昂贵,但它无疑为探索原子核的奥秘开辟了新的途径。

实验的关键在于铅离子束的“擦肩而过”式碰撞。当两束携带82个质子的铅离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相互掠过时,它们强大的电磁场激发出高能光子脉冲。这些光子与邻近的铅核发生相互作用,导致铅核释放出3个质子和若干中子,从而使其质子数从82减少到79,实现了从铅到金的转变。CERN的ALICE团队利用零度量热器(ZDC)精确记录了这一过程,首次对其进行了系统量化。

在LHC的第二轮运行期间(2015至2018年),ALICE实验团队成功记录到了860亿个金原子核的诞生,尽管它们的总质量仅为29皮克(万亿分之一克)。这些金原子核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其平均寿命仅为1微秒。除了金原子核外,该过程还产生了铊(81质子)和汞(80质子),其中汞原子核的产量尤为可观,每秒可达8.9万个,是金原子核产量的数千倍。

尽管早在2002至2004年间,CERN的SPS加速器就已观测到铅转金的现象,但此次LHC实验在能量强度、产生概率和观测精度上均实现了质的飞跃。CERN物理学家Jiangyong Jia指出,这一进步为深入理解光子如何改变原子核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ALICE实验的发言人、乌得勒支大学的粒子物理学家Marco van Leeuwen对探测器的灵敏度表示了赞叹:“它既能处理产生数千粒子的复杂对撞事件,也能捕捉到仅产生少数粒子的稀有过程,这种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尽管CERN的主要目标并非开展“炼金”副业,但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改进LHC的运行性能、探索更深层次的宇宙奥秘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家们表示,通过深入研究光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机制,他们有望为粒子物理学领域带来新的突破。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在《物理评论》期刊上发表,并引起了《自然》杂志的关注与报道。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