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快手-W(01024.HK)发布了其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这一季度实现了稳健增长。具体来看,快手在这一季度的总营收达到了326.1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了10.9%。与此同时,经过调整后的净利润为45.8亿元,同比增幅为4.4%。
与此同时,快手的直播业务也呈现出改善趋势。今年一季度,直播业务收入恢复同比正增长,同比增长14.4%。财报中提到,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多人直播、团播等优势品类的精细化运营,签约公会机构数量和签约主播数量均有显著增长。快手的电商业务也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一季度电商GMV达到3323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短视频GMV同比增长超过40%,泛货架对快手电商总GMV的贡献比例达到约30%。
在“6·18”大促期间,快手表示将提供“千亿流量”和“20亿补贴”,并从用户、商品和商达(商家和达人)三个维度推出创新策略。程一笑在电话会上透露,快手将充分利用AI能力赋能商家的全链路经营,通过AI进行内容生产、精准投放、智能客服等,以降低商家的经营成本。他强调,快手有信心助力更多商家在“6·18大促”期间实现爆发,推动业务规模与经营质量的稳步提升。
AI业务在快手的战略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今年4月30日,快手成立了可灵AI事业部,由高级副总裁盖坤亲自负责。在2025年第一季度,可灵AI的收入规模已达到1.5亿元,其中P端付费订阅会员贡献了将近70%的营业收入。程一笑表示,AI正在与快手现有的业务深度融合,特别是在线上营销与电商领域。例如,基于大模型视频识别与DeepSeek语义文本能力,快手可以自动生成直播高光短视频素材,展示商品卖点,帮助商家承接直播长尾流量。
然而,尽管AI业务在快手的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其收入占比较小,未来的收益规模仍需观察。对于分析师关于AI对公司盈利能力影响的提问,快手CFO金秉表示,公司在AI相关的费用支出预期会有所增加。不过,可灵AI已经在推理层面实现了边际利润达正,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张,即便追加投入推理算力,对集团利润的影响也比较小。从全年来看,AI战略对集团整体利润率的影响在1-2个百分点范围。金秉表示,相信AI能够成为快手的第二增长曲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