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临港新片区“数字综保区”上线,能否助力超越新加坡成国际新标杆?

   时间:2025-08-21 03:12

在采埃孚临港工厂内,一场由数字化引领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车间电子屏不断滚动更新着工单数据,汽车零件上附着的电子标签替代了往日的纸质单据,标志着这里已全面进入无纸化作业的新时代。

这一转变得益于临港新片区于2025年8月20日正式推出的“数字综保区”项目。该项目为采埃孚等企业的保税维修业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流程优化与效率提升。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综保处副处长黄跃介绍,“数字综保区”集成了数智通关、数智赋能、数智监管、数智服务四大功能模块,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重塑行业操作模式。

“数智通关”功能尤为引人注目,它有望极大提升上海南港汽车进出口的通关速度。以往常见的“船等车”现象,即船舶抵达而车辆通关尚未就绪的情况,有望在“数智通关”的助力下转变为“车等船”,实现通关效率质的飞跃。

数智赋能模块则致力于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为创新业态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数智服务模块则面向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涵盖报关企业备案、出口监管仓设立审批等多个事项的办事指南,以及物流通关、单证状态的可视化查询等功能。

采埃孚汽车系统再制造(上海)有限公司再制造经理吴圣旻表示,过去保税维修工单依赖纸质化跟进,而现在通过电子账册和电子标签即可完成监管,不仅实现了厂房内的无纸化作业,还使客户能够实时查看产品状态,大大增强了市场拓展的信心。

吴圣旻还透露,采埃孚去年迁至保税区,正是为了拓展“两头在外”业务。数字综保区的启动,为公司以上海为中心、覆盖亚太的售后服务业务布局提供了极大便利,无论是保税分拨、保税维修还是保税再制造,都得到了有力支撑。

作为数字综保区的体验官,吴圣旻计划联合营运部门对进出口物流申报、仓储监管等全流程进行体验与分析,旨在与企业无纸化生产信息平台深度结合,打造一体化可视化平台。

然而,无纸化只是“数字综保区”变革的冰山一角。黄跃强调,上海洋山综保区推出的“三单融合”质押融资试点,是对国际大宗贸易的一次“质的改变”。所谓“三单”,即电子提单、电子提货单和电子仓单,它们无缝衔接,最终电子仓单可在上期综合业务平台注册为标准仓单,经海关审批后向银行质押融资。

这一过程中,传统贸易中的纸质单据提交、银行背书等流程已全面转向线上,依托不可篡改的区块链技术实现货物安全交付及企业信用与货物信用的对接。据企业反馈,该场景落地后,资金周转率提升超80%,单证流转效率提升超30%。

洋山综保区还推出了数字船舶加注场景,旨在解决传统加注中的隐蔽性强、易有桌下操作等行业痛点。中远海科深度参与了这一建设,其打造的燃油加注数字化平台已于4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

该平台通过数据共享、流程打通与需求预判,显著提升了航运服务效率。平台上线首日,中国船燃便在临港新片区完成了国内首单全流程数字船燃加注服务。中远海科事业部副总经理陈怀海介绍,平台实现了从“事后响应”到“事前预判”的关键突破,使供油船空驶率降低30%,并预计每年为上海港节省超10万小时排队时长。

平台还通过技术手段保障了燃油加注的透明化与合规性,整合流量计数据、船舶轨迹等信息,形成闭环证据链,确保加注事实真实可追溯。陈怀海表示,将监管部门、产业链相关方纳入共享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与流程打通,是数字化尝试得以落地的关键。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负责人透露,临港新片区已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从“电子燃料交付单”到燃油申请单等全流程作业单证的电子化,实现了船供订单的“一键申报”和加注作业的“一口受理”。这一变革不仅增强了企业在洋山加油的信心,更助力洋山港提升加注体量,吸引更多船舶停靠。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