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浪潮的席卷之下,全球科技巨头们的竞争态势已悄然变化,从过去的单一模型能力比拼,转变为涵盖芯片、算力、模型应用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全栈式较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作为后来者的字节跳动,其AI布局正逐渐显露锋芒。
字节跳动的AI战略,纵向来看,致力于打造一个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全栈式体系,力求在成本与用户体验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飞轮效应”。而在横向布局上,公司则依托C端超级App的巨大流量与B端企业服务的双重驱动,力求构建一个强大且开放的生态系统。
字节跳动在这条道路上的目标十分明确:坚定长期投入,不断追求智能的极限,致力于将AI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产业领域。其全栈式的AI布局正在加速渗透到各行各业,推动中国的数字化进程迈向一个全新的“AI原生”时代。
近年来,字节跳动在AI基础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持续加大。据相关报告显示,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建设算力中心,并利用自研的DPU技术,使得GPU实例的性能较上一代集群有了三倍以上的提升。
在模型架构方面,字节跳动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其最新开源的Seed-OSS-36B模型,不仅支持超长的上下文长度,还引入了创新的“可控思维预算”机制,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模型的推理长度,从而有效提升推理效率。
多模态技术成为字节跳动近期在AI领域的一大亮点。Waver 1.0模型基于修正流Transformer架构,能够无缝切换地支持从文本到视频、图像到视频以及文本到图像的多种生成方式,正在逐步重构内容创作的流程。而OmniHuman-1.5技术,则通过“全方位条件训练”理念,实现了从静态图像到动态视频的颠覆性转换,仅需一张照片和一段音频,就能让照片中的人物“活”起来。
在AI产品矩阵方面,字节跳动的豆包系列应用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广泛的应用场景,成为了国内AI Native应用的佼佼者。据相关数据显示,豆包的用户数量已超过1.1亿,同比增长幅度惊人。其产品线涵盖了通用、角色扮演、语音合成/识别、文生图、视频生成等多个细分领域,特别是在视频生成方面,Seedance 1.0 Pro和Waver 1.0等产品的表现尤为突出。
在企业级市场,字节跳动的HiAgent 2.0与豆包企业版形成了双轮驱动的格局。HiAgent 2.0采用了创新的“调度对话行动”三位一体架构,支持多种任务编排方式,并内置了丰富的行业模板库,为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AI解决方案。
字节跳动还推出了一系列AI硬件产品,如AI耳机Ola Friend等,进一步丰富了其AI生态。这些硬件产品与软件生态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共同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完整的AI体验。
目前,字节自研的豆包大模型和火山引擎的AI云原生基础设施正在加速向市场渗透。豆包大模型已涵盖多模态、视频、图像、语音、音乐等多个领域,全方位推进智能提升和应用落地。在行业应用上,豆包大模型已服务于全球多家知名手机厂商、汽车品牌、系统重要性银行以及985高校。
面对国内外科技巨头的激烈竞争,字节跳动正在通过构建差异化优势来巩固其市场地位。在模型性能上,豆包大模型在国内评测中表现出色,超越了多家知名企业的产品。在价格策略上,字节跳动首创了“按输入长度区间定价”的模式,大大降低了大模型的使用成本。
在生态建设方面,字节跳动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火山引擎已成立了多个行业联盟,与头部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时,公司还通过孵化器等方式,支持AI原生的企业服务初创公司,助力其成长,从而推动中国AI企业服务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