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领域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事件。2025年8月末,埃隆·马斯克的人工智能企业xAI,对前雇员、华人工程师李学宸提起了诉讼,并附上了一份长达29页的起诉书,显现出公司对此事极为愤怒。
李学宸的背景不容小觑。他是一位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博士,同时也是北京四中的杰出校友。2024年,他加入了仅成立半年的xAI,并迅速在Grok聊天机器人项目中崭露头角,成为核心开发者。
在xAI期间,李学宸拥有最高级别的访问权限,能够接触到项目的核心算法。他曾公开称赞团队,称他们正在“创造奇迹”。然而,故事在7月底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
据指控,7月25日,李学宸在出售了公司协助其变现的700万美元股票后,当天即利用公司电脑登录内部系统,将Grok的核心代码、训练数据等敏感信息加密打包,并传输至个人设备。三天后,他向公司提出离职,并在8月1日签署声明,表示已删除所有公司资料,同时透露自己已收到OpenAI的工作邀请。
然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xAI就对他提起了诉讼。公司表示,其监控系统早已记录下了李学宸的操作轨迹,并在他的个人设备中发现了未申报的机密文件。在29页的起诉书中,xAI愤怒地指出,如果这些技术泄露给OpenAI,可能会让对方“节省数年的研发时间”。
面对指控,李学宸最初只是轻描淡写地称其为“误操作”。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人们纷纷议论这位曾经的天才工程师,如何从光明的前途走向了涉嫌窃取机密的争议之中。
一方面,李学宸有着令人羡慕的学术背景和职业经历;另一方面,他却被实锤涉嫌窃取公司机密。在套现巨额公司期权的同时,他还试图将公司的核心技术带出公司。这一连串的操作,简直比电影情节还要曲折离奇。
不仅如此,李学宸还曾在社交媒体上自豪地发文,称他们的小团队正在创造奇迹。然而,短短几周内,他就从备受尊敬的技术骨干,变成了涉嫌窃取机密的争议人物。这一事件的反转和波折,简直堪比精心编写的剧本。
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审理中,人们都在密切关注着这一事件的最终走向。无论结果如何,这一事件都已经在科技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