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外滩大会开幕式上,阿里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开源”理念发表了重要演讲。他指出,与软件时代单纯开放源代码不同,人工智能领域的“开源”应聚焦于数据和计算资源的共享,这才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
王坚以大模型的发展为例,强调模型权重的开放本质上是对数据和计算资源的释放。他解释道,当模型开源后,开发者无需重复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基础训练,而是可以站在前人的成果上继续创新。这种资源开放模式不仅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行业门槛,为更多参与者提供了机会。
“过去,软件时代的开源主要解决代码复用问题,但在人工智能领域,这远远不够。”王坚进一步阐述,“数据和计算资源的开放才是核心。只有打破资源壁垒,才能让整个行业向前迈进。”他甚至提出,将“开源”重新定义为“Open Resource”,以突出资源开放的重要性。
在演讲的后半部分,王坚将视野扩展到太空领域。他提出,随着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和遥感卫星的普及,人工智能应催生出第四种卫星——“计算卫星”。这种卫星能够在太空中完成数据处理任务,实现卫星间的互联互通,为人工智能在太空的应用开辟新空间。
“太空是最大的资源库,人工智能不应局限于地面设备。”王坚强调,“计算卫星的出现,将让人工智能在太空发挥巨大潜力,推动整个领域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