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交通运输事业正以惊人速度迈向新高度,“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在“十四五”规划推动下,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总里程突破600万公里,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由6条主轴、7条走廊和8条通道构成的交通网络已基本贯通。该体系覆盖全国80%以上的县级行政区,服务范围涵盖90%左右的经济总量和人口,形成“路网通达、物流畅行”的立体化格局。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协同发展,让“说走就走”的旅行和“货通天下”的愿景成为日常。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交通运输系统迎来年度最大规模出行潮。数据显示,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4亿人次,日均3亿余人次使用各类交通工具。其中,铁路部门累计发送旅客2.13亿人次,日均发送量近1800万,高铁凭借安全、快捷、舒适的优势,成为民众出行的首选方式。
中国高铁的“速度革命”从未停歇。继“十三五”末以时速350公里树立世界商业运营标杆后,新一代CR450动车组再次刷新纪录。作为“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该型列车于2021年启动研发,去年底样车正式亮相。在近期试验中,CR450创下单列时速453公里、相对交会时速896公里的世界新纪录,标志着我国高铁技术迈入全新阶段。
目前,CR450动车组正在沪渝蓉高铁宜昌至荆门、汉川段开展运用考核。这项被业内称为“刷里程”的测试,要求列车在各项指标达标的基础上,完成60万公里运行任务后方可载客运营。记者在宜昌北站现场观察到,CR450从静止加速至时速350公里仅需4分40秒,较现有复兴号列车提速周期缩短100秒,展现出更强劲的动力性能。
CR450的“速度密码”源于多项技术创新。研发团队通过延长车头至15米、优化流线型设计、全包覆转向架、降低车身高度20厘米、减重50吨等措施,使整车阻力减少22%。近五年间,科研人员以0.1%的减阻率为单位持续攻关,最终实现技术突破。其低底盘设计类似跑车,车轮几乎被裙板完全遮蔽,有效降低空气阻力。
关于CR450的商用时间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透露,明年将在成渝中线高铁开展更接近运营条件的全面测试。尽管具体线路和投放时间尚未确定,但业界普遍期待这款“全球最快高铁”能在“十五五”初期正式服务公众,为旅客带来更高效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