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食行业迎来重大动态,万辰集团正式启动赴港上市计划,若顺利完成,有望成为港股市场首只量贩零食概念股。此前,另一头部品牌鸣鸣很忙已于今年4月提交港股IPO申请,但目前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这家成立于2011年的企业,最初以食用菌业务起家,2021年成功登陆A股市场。2022年通过设立南京万兴子公司,正式进军量贩零食领域,推出自有品牌"陆小馋",并启动区域品牌并购战略。次年完成"陆小馋""好想来""来优品""吖嘀吖嘀"四大品牌的整合,统一运营"好想来品牌零食",实现供应链与品牌管理的深度协同。
门店扩张呈现爆发式增长,2023年门店总数达4726家,次年激增至14196家。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门店数量已达15365家,其中"好想来"品牌占据14334家,"老婆大人"品牌拥有1031家。经营模式以加盟为主,截至2025年6月30日,加盟店数量达15275家,自营门店仅90家。近三年加盟店新增数量分别为163家、4475家、9746家,2025年上半年新增1467家,同期关闭门店数量分别为3家、75家、208家、290家。
财务数据显示,企业营收实现跨越式增长。2022年至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49亿元、92.94亿元、323.29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225.83亿元,同比增长106.9%。净利润方面,2022年经调整净利润为3930万元,2023年出现2810万元亏损,2024年强势反弹至8.23亿元,2025年上半年更达9.22亿元,同比增长286.8%。
行业研究机构灼识咨询报告指出,2019年至2024年中国量贩零食饮料零售市场规模从73亿元跃升至12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7.9%。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6137亿元,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36.5%。目前行业已形成万辰集团与鸣鸣很忙双雄并立的竞争格局。
在巩固量贩零食优势的同时,企业正通过多维度战略拓展发展空间。全品类布局方面,推出"来优品省钱超市"和"好想来全食优选",在传统零食基础上增加日化洗护、冻品、生鲜等品类,转型折扣业态。经过2-3个季度优化,折扣超市单店GMV较传统门店提升近30%。
供应链体系成为重要支撑,企业通过压缩6个传统经销环节,将物流成本控制在3%以内,库存周转天数缩短至12天。全国布局的50余个仓储中心、超90万平方米物流仓库及数字化供应链系统,支持"T+1"配送原则,大幅提升运营效率。
即时零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2025年7月底,旗下好想来品牌约5000家门店接入即时配送服务,连续三个月订单量保持200%以上增长,线上新客占比突破90%,成功拓展3-5公里半径市场。
年轻化战略持续深化,2025年春节期间全国门店推出《哪吒之魔童闹海》惊喜盒及三丽鸥草莓系列产品,今年以来已与哈利波特、小马宝莉、柯南等知名IP开展联动。企业官网显示,旨在打造"家门口的零食乐园",提供平价潮玩产品,构建零食消费新场景。
国际化战略同步推进,企业公告明确表示,赴港上市旨在完善供应链体系,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增强综合竞争力。随着量贩零食市场逐渐饱和,两大头部企业的战略布局将成为验证行业未来增长潜力的关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