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不聊枯燥的法条,就看看这些案子里,到底藏着怎样的操作套路,以及为什么总有人铤而走险。更关键的是,如何用企查查等工具把这些“演员公司”的老底翻个清清楚楚。
01 一场招标30个“演员”,1.5万/家就能陪标?
更值得警惕的是那些“陪标专业户”。它们大多是空壳公司——没实际业务、没员工、没纳税,唯一的“业务”就是帮人围标赚出场费。注册公司成本低,出事了大不了注销,风险小、回报稳,成了围标产业链上的“职业演员”。
02 围标串标穿上“隐身衣”,传统方法根本查不动
-用亲友身份注册公司,实际控制人藏在幕后;
-统一由中介操控,投标动作整齐划一却不同时露面;
-甚至用技术手段串通报价,误差控制在0.5%以内……
如果没有足够数据支持和关系穿透能力,单靠人工查阅工商信息,根本没法识破。
03 拒绝演戏!教你用企查查四步拆穿围标局
第一步:供应商寻源——精准挖掘优质资源
传统采购最头疼的就是找供应商。信息零散、范围窄、实力难评估,决策像开盲盒。
-查看企业的股权结构、融资情况、司法诉讼、行政处罚;
-分析其历史投标记录、中标行业、中标区域、投标参与度……
-查法定代表人:是否同时兼任多家公司,是不是“专业挂名”;
-查经营范围:是否与投标内容严重不符;
-查行政处罚&司法诉讼:有没有违规记录或被执行信息。
一个小技巧:用企查查的“合同违约”功能,可以直接看到企业历史违约次数和金额,从量化角度评估它的合作可信度。
第三步:招标排查——批量穿透关联关系,揪出串通投标
-联系方式重合:是否使用同一电话、邮箱;
-注册地址相近:是否集中在同一楼栋甚至同一房间;
-高管重叠:董事、监事是否在其他投标公司任职;
-历史投标记录:是否经常在同一项目中一起出现……
比如,如果发现5家投标公司过往投标记录重合,或者注册地址都在同一公寓的不同房间,基本可以判定是“关联演员团”。
第四步:风险监控——合作后也别松懈,动态追踪防爆雷
-经营风险动态:如经营异常、股权出质;
-司法诉讼推送:如立案信息、被执行、失信记录……
一旦触发监控,系统实时推送,让你第一时间掌握风险动向,避免被牵连。
04 写在最后:数据不会骗人,“阳光”才是最好的防腐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