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大模型迭代速度不断加快,但多数行业在推进智能化转型过程中,仍面临着从实验室技术到实际生产应用落地的难题。特别是要让AI真正融入核心生产环节,企业普遍面临着一系列现实挑战,比如如何让投入巨资建设的AI系统产生实际商业效益,如何将闲置的专有数据转化为竞争优势,以及如何让AI应用从试点走向规模化应用等。这些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行业智能化将难以摆脱“纸上谈兵”的困境。
“如今,行业对于应用AI技术的必要性已达成共识,大家更关注的是如何让AI技术真正为业务创造价值。”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企业销售总裁陈雷指出,面对行业智能化进程中的诸多障碍,华为通过与全球客户及合作伙伴的深入实践,提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涵盖“五大关键发现”厘清行业认知、“ACT三步走”实施路径提供方法指导,以及依托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开放生态提供支撑。
华为的核心理念是“化繁为简”,将复杂的行业智能化转型过程转化为可操作的“施工指南”。通过与政务、医疗、制造、能源等多个行业的合作,华为开发了九大行业解决方案,覆盖从场景评估到规模化落地的全流程,帮助企业找到适合自身的智能化转型路径。
华为在推动行业智能化过程中,总结出五大关键实践发现。首先,AI的应用必须与核心生产场景深度结合,才能重塑业务流程并推动智能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其次,行业模型的构建依赖于高质量的垂域数据,仅靠通用模型难以满足差异化需求。第三,智能体(AI Agents)的规模化应用正在催生对大规模推理能力的需求。第四,人机协作已成为新的组织运作模式。第五,系统化的治理与风险管理是保障AI安全、可持续应用的基础。这些发现表明,行业智能化的成功依赖于技术、业务与治理的全面融合。
基于上述实践,华为提出了“ACT三步走”路径,为企业提供可复制的转型方法。第一步是“评估高价值场景”,通过“AI场景选择评估框架”从商业价值、场景成熟度、业务与技术融合度三个维度筛选适合的场景。该框架已帮助客户落地超过1000个核心生产场景。第二步是“结合垂直行业数据校准模型”,华为提供ModelArts开发平台和DataArts治理平台,帮助企业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用的模型,并构建覆盖全链条的安全防护体系。第三步是“规模化部署AI智能体重塑业务”,华为的“一站式Versatile平台”可自动生成智能体与业务流程,缩短部署周期,同时通过AI人才发展体系打破技术与业务的壁垒。
实施“ACT三步走”路径需要强大的ICT基础设施支撑。华为在数据存储、计算和网络领域持续创新,提供从集群、存储到网络的全栈能力,包括AI存储、800GE高速网络方案、高可靠光模块等。这些技术构成了行业智能化的“基座”,确保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不会因基础设施问题而受阻。
行业场景的多样性决定了单一企业难以覆盖所有需求,因此华为强调通过开放生态推动规模化应用。华为不仅支持主流AI框架,还开放自研的训推框架、Agent框架等工具链,供合作伙伴按需调用。通过联合研发与市场推广,华为已与伙伴打造了200多个行业解决方案,汇聚了6300多家鲲鹏伙伴、2700多家昇腾伙伴及70多家行业咨询伙伴。
在此次大会上,华为与伙伴联合发布了九大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涵盖城市智能中枢、医技数字化、银行AI、制造研发、智慧物流等多个领域。这些方案标志着华为已形成从技术能力到解决方案的完整闭环,能够切实帮助企业打通智能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AI技术正在从技术创新演变为产业变革,华为的实践表明,行业智能化转型需要方法论、基础设施和生态合作的协同支撑。这一体系的价值在于为企业提供了一条可遵循的路径,避免重复试错,直接站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转型。对于企业而言,未来的竞争力将取决于能否快速、深入地将AI技术转化为实际业务价值,而华为正通过技术扎根场景、数据构建能力、生态促进成长的方式,与行业共同加速智能化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