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母公司Alphabet近日公布了最新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其总营收达到1023.4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逾20亿美元。核心业务线全面突破预期,摊薄后每股收益达2.87美元,推动盘后股价飙升近8%。这一成绩单不仅印证了AI技术对传统业务的赋能效应,更揭示出互联网巨头在技术变革期的战略布局方向。
作为同时掌控桌面端(Chrome浏览器)、移动端(Android系统)及AI大模型(Gemini、Waymo)的科技巨头,谷歌的财报被视为观察AI商业化进程的重要窗口。本季度搜索广告业务以565.67亿美元收入领跑,同比增长14.5%,较市场预期高出15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其推出的AI对话模式(AI Mode)已吸引超7500万日活用户,该模式通过在对话结果中嵌入可跳转广告链接,在保持用户体验的同时探索商业化路径。管理层透露,AI Mode的广告定价与传统搜索趋同,点击率数据印证了这种创新模式的可行性。
云业务板块延续爆发式增长态势,单季度营收突破152亿美元,利润率攀升至23.7%,创下硬件服务业务向软件级利润水平靠拢的奇迹。积压订单规模达1550亿美元的云端业务,不仅成为集团增长新引擎,更驱动资本开支持续加码。本季度资本支出达240亿美元,全年指引虽略低于市场预期,但前三季度累计投入已达636亿美元,显示谷歌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坚定投入。
传统展示广告业务出现环比持平、同比下滑2.6%的态势,反映出谷歌战略重心向高价值领域迁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订阅服务与设备业务,该板块以20.8%的同比增速创下128.7亿美元营收新高,订阅用户规模突破3亿大关。其中Google One订阅服务表现亮眼,1.5亿用户中有相当比例来自每月19.9美元的AI功能套餐,验证了"AI即服务"的变现潜力。
在成本控制方面,谷歌展现出稳健的运营能力。研发费用维持在营收15%左右,销售费用控制在7%区间,即便三季度产生诉讼一次性支出,管理费用率仍保持在4%水平。值得关注的是,在硅谷科技公司普遍裁员降本的环境下,谷歌雇员规模逆势扩张至19万人,净增超3000人,用实际行动驳斥了"AI替代人力"的简单论断。
业绩会披露的运营细节进一步勾勒出AI技术落地的真实图景:Gemini大模型月活用户达6.5亿,API每分钟处理70亿tokens;视频生成工具VEO3单季度产出2.3亿内容,新晋产品banana虽在交互模式上创新,但管理层未披露具体收入数据。这些信息折射出当前AI应用仍处于模式验证阶段,"AI+传统业务"的融合路径比纯粹的技术创新更具现实可行性。当OpenAI等竞争对手加速商业化布局时,谷歌正通过搜索、云、订阅三大场景构建AI技术的护城河,这场技术变革期的战略博弈远未到终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