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一,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将人工智能技术推向舞台中央,这标志着电商行业迎来AI深度应用的转折点。去年还处于探索阶段的大模型技术,如今已成为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大促活动的核心支撑。天猫宣称首次实现AI全面落地,京东强调新技术融合程度创历史新高,抖音则尝试用大模型重构商品推荐体系。
在商家运营层面,AI工具的渗透尤为显著。各平台基于自研大模型推出的智能客服、设计助手、运营分析等工具,正在重构电商经营链条。但这些标准化产品难以满足全平台经营商家的特殊需求,不同平台间的业务逻辑差异导致工具适配成为难题。
10月28日,办公协作软件飞书宣布加入双十一技术备战,提出用多维表格打通AI与业务落地的方案。这款2020年推出的数据库工具,凭借定制化、可视化和自动化能力,已发展成为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核心组件。在AI时代,其与业务系统的深度绑定特性,使其成为企业落地AI应用的重要入口。
与传统电商平台的AI工具不同,飞书选择从业务系统改造切入。通过多维表格,商家可以将AI工具嵌入具体工作流,而非单独使用某个功能模块。这种设计理念源于对电商行业的深度观察:该领域数据基础完善、内容生产需求旺盛、竞争压力促使技术接受度高。
实际案例显示,这种技术整合已产生显著效益。服饰品牌蕉内在大促期间面临设计资源紧张问题,通过在多维表格中构建AI工作流,运营人员可直接生成商品封面图,将设计周期从两天缩短至数分钟。营养工厂创始人朱萧木则利用该平台搭建了涵盖客服、文献处理、报销等场景的AI解决方案,其中智能客服系统可实时分析对话数据,自动生成客诉报告和回复模板。
商家选择飞书的核心原因在于其业务适配性。现有AI工具普遍存在系统割裂问题,而多维表格作为企业核心数据载体,天然具备流程整合能力。平台提供的"字段捷径"功能,允许用户在表格中直接调用字节系及DeepSeek、Kimi等第三方大模型,实现AI工具的无缝嵌入。
这种技术路径已获得零售行业认可。胖东来将销售数据管理系统完全迁移至多维表格,实现门店指标的实时更新;三只松鼠的新品研发流程通过该平台重构后,协作效率提升20%,新品上市周期缩短三分之一。这些案例表明,当AI工具深度融入业务系统时,能产生远超独立功能模块的价值。
电商从业者对AI的迫切需求,在飞书的用户数据中得到充分验证。平台专场直播的转化率显示,电商商家对技术落地的关注度远超其他行业。产品团队调研发现,70%的自发AI应用集中在电商领域,商家更关注如何让技术真正服务于现有业务流程。
与电商平台提供的标准化工具不同,飞书的解决方案强调业务系统改造。通过将AI能力分解为可嵌入表格的"字段捷径",商家可以在不改变现有工作流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智能化升级。这种渐进式改造路径,恰好契合了电商行业既需要技术创新又无法彻底重构业务流程的现实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