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启动的大规模裁员行动,近日也波及到了其中国区员工。据悉,此次中国区裁员主要集中在上海技术研发中心,受影响岗位涵盖了工程、研发及供应链管理等多个关键领域。被裁员工将获得基于工作年限的N+3个月工资作为补偿。
尽管沃尔沃官方尚未就此事作出正式回应,但据内部消息透露,此次裁员是沃尔沃早前宣布的战略重整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通过减少全球岗位数量,以应对电动化转型放缓、关税压力增加、盈利能力下滑以及销量下降等多重挑战。沃尔沃计划到2026年完成总额达180亿瑞典克朗的降本增效目标。
沃尔沃在一份声明中透露,全球裁员行动将波及约15%的白领员工,预计产生15亿瑞典克朗的一次性重组成本。裁员行动不仅限于瑞典本土,还涉及全球其他市场,包括中国区。在中国,裁员行动主要集中在位于上海嘉定的沃尔沃汽车技术中心。
一位沃尔沃员工透露,此次裁员行动迅速且高效,从6月30日收到通知到7月2日,大部分员工已完成离职流程。裁员比例因部门而异,部分部门裁员比例高达70%。
沃尔沃此次全球裁员的主要原因在于巨大的财务压力。公司取消了2025年和2026年的财务指引,并宣布将减少全球业务投资以降低成本。沃尔沃最新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营收和营业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销量也呈现下降趋势。在中国市场,沃尔沃面临尤为严峻的挑战,2024年全年销量同比下降8%,今年第一季度销量更是同比下降12%。
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和价格压力,沃尔沃不仅推出了多款降价车型,还调整了电动化战略。去年9月,沃尔沃宣布放弃2030年全面电动化的目标,转而采取更加务实和灵活的战略。目前,沃尔沃车型涵盖纯电、燃油和混动等多种类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此次中国区裁员行动与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项目调整密切相关。有员工透露,部分电动化项目因投资过大、开模过多而被砍掉,导致相关研发、工程等部门成为裁员重灾区。
沃尔沃的裁员行动并非个例。近年来,跨国汽车公司普遍面临盈利与转型的双重压力,纷纷采取人员收缩和产业重整措施以降低成本。大众集团、奔驰、福特、通用、日产等公司均宣布了裁员计划。同时,处于产业上游的跨国零部件公司如博世、舍弗勒、大陆等也纷纷宣布裁员以降低运营成本。
电动化转型中的阶段性收缩与调整,已成为跨国汽车公司在盈利与转型之间寻求平衡的一种策略。对于沃尔沃而言,此次裁员行动虽然短期内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有助于公司优化结构、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