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饿了么的焦虑与反击

   时间:2025-07-29 09:51

文 / 玄玄也

美编 / 顾青青

出品 / 网界

10天前,市场监管总局对饿了么、美团、京东等外卖平台进行了集体约谈。

这场约谈的背景,是近几个月愈演愈烈的外卖大战。从免佣金到百亿补贴,从骑手福利到算法优化,各平台的竞争手段可谓花样百出。

监管部门要求各平台“理性参与竞争”,这个表述耐人寻味。

在这场被叫停的大战中,饿了么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作为曾经的行业领军者,它的每一个动作都值得深入解读。

01

饿了么的百亿补贴策略解析

饿了么在4月30日宣布启动“饿补超百亿”活动,时间节点选择颇有深意。

此时距离友商京东启动外卖百亿补贴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一个月的时间差,在互联网行业意味着什么,业内人士都心知肚明。

数据显示,京东外卖在4月22日单日订单量就突破了1000万单。而饿了么选择在这个时候推出百亿补贴,显然有其战略考量。

“不打竞争口水仗,只发真福利”,饿了么的这句宣传语颇有些意思。

什么叫“口水仗”?回顾这几个月的外卖大战,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亲自送外卖,友商高管频频下场互动,确实热闹非凡。

饿了么选择避开这种“秀场式”竞争,直接用补贴说话,倒也符合其一贯的低调作风。

但问题在于,当别人都在台前“表演”的时候,你在台下默默准备,观众的注意力早就被抢走了。

更有趣的是,饿了么的百亿补贴并非孤军作战。淘宝闪购在同期升级,从“小时达”正式更名,并在淘宝App首页获得一级流量入口。

这种组合拳的打法,体现了阿里系内部资源的协调能力。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个问题:饿了么似乎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完成突破 。

02

外卖老二的焦虑与反击

从市场份额数据来看,饿了么确实面临不小的压力。

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季度,受饿了么和高德订单快速增长所驱动,本地生活集团收入161.34亿元,同比增长10%。这个增速看起来不错,但放在整个外卖市场的背景下,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友商美团的即时零售订单量同比增长23%,闪购日均单量突破1000万。对比之下,10%的增速确实有些保守。

更让人深思的是饿了么的反应模式。

当京东以“零佣金”策略杀入外卖市场时,饿了么的回应是什么?沉默。当京东推出百亿补贴时,饿了么的反应又是什么?一个月后跟进。

这种“慢半拍”的节奏,在快节奏的互联网竞争中显得格外突兀。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后发制人”的策略。毕竟,让对手先消耗资源,自己再精准打击,确实是一种智慧。

但问题是,在用户心智争夺战中,第一印象往往决定一切。当用户已经被京东的“免佣金+百亿补贴”组合拳吸引时,饿了么的后发优势还剩多少?

饿了么内部人士曾透露,淘宝闪购的升级对他们是“天大的喜讯”。这种表态本身就很说明问题——一个平台需要依靠外部力量来增强底气,这种状态健康吗?

03

背靠阿里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饿了么最大的优势,同时也可能是最大的局限,就是背靠阿里生态。

从淘宝闪购的升级可以看出,阿里对饿了么的支持力度确实在加大。一级流量入口的开放,意味着每天数亿用户的潜在触达。这种资源倾斜,是其他平台难以复制的。

但这种依赖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饿了么供给面向淘宝闪购全部开放,表面上是资源整合,实际上也意味着饿了么需要服务于整个阿里生态的战略需要。

当淘宝需要与友商在即时零售领域竞争时,饿了么自然要承担起配送基础设施的角色。这种定位,让饿了么有点像阿里生态的"基础设施提供商",而非独立的平台。

更微妙的是算法治理问题。

2025年4月25日,全国首份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在上海生效,饿了么是主要推动者之一。这个举措确实体现了平台的社会责任感。

但在激烈竞争的当下,过度强调合规是否会影响效率?当友商在用各种手段抢夺市场时,饿了么选择在算法优化上“自我约束”,这种做法到底是远见还是保守?

饿了么研发的AI Agent产品“全息盾”系统,确实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有所突破。但技术创新能否转化为市场优势,还需要时间验证。

总结

外卖市场格局的微妙变化

回顾这轮外卖大战,最大的受益者可能是消费者。

从京东的零佣金到各平台的百亿补贴,用户确实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有网友晒出在饿了么一分钱买到奶茶的订单,这种价格确实让人印象深刻。

但对平台来说,这种补贴大战的可持续性是个问题。

监管部门的约谈,某种程度上为这场“军备竞赛”按下了暂停键。要求“理性参与竞争”,实际上是在提醒各平台:补贴可以有,但不能无底线 。

在这种背景下,饿了么的策略选择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是继续依靠阿里生态的资源倾斜,还是寻求更独立的发展路径?是在合规与效率之间寻找平衡,还是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全力以赴?

从最新的财报数据来看,饿了么的增长势头确实在恢复。但在友商虎视眈眈的市场环境中,这种增长能否持续,还需要更多观察。

外卖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曾经的双雄争霸,现在变成了三国杀。而在这个新格局中,饿了么的位置变得更加微妙。

它仍然是重要的一极,但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躺赢”的老二了。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