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义乌稳定币支付真相:多数商家表示“不收”,使用情况存疑

   时间:2025-07-10 03:13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义乌,这座被誉为“世界超市”的城市,近期被外界传为稳定币在跨境支付领域应用的隐秘前沿。

有市场研究报告指出,在中国义乌这一全球小商品集散地,稳定币已成为跨境交易的重要支付工具。据区块链分析公司Chainalysis估算,2023年义乌市场上链上稳定币的流动规模超过百亿美元。网络上也有帖子声称,义乌已有超过3000家商户采用USDT等稳定币收款,月流水突破10亿美元,节省了大量手续费。

面对这样的传闻,记者深入义乌国际商贸城,走访了数以千计的商铺,试图揭开稳定币在义乌的真实面纱。然而,结果却出乎意料:在一天的时间里,从箱包、五金到小家电、玩具等多个区域,记者得到的几乎全是“不收”“不懂”“没听过”的回答。

义乌国际商贸城,这座总面积达640万平方米的庞大市场,是义乌小商品贸易的关键枢纽。记者乘坐地铁来到商贸城二区,这里拥有超过8000个商位,商品种类繁多。但当记者询问商户是否接受稳定币支付时,却屡屡碰壁。一位玩具批发店的店长甚至表示从未听说过稳定币。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日用品店、五金店等多家商铺,得到的答复几乎一致:不接受稳定币支付。一家五金店的老板甚至表示,稳定币的牌照都还未发放,无法使用。记者仅在一家不起眼的店铺中捕捉到“收U”(即收USDT稳定币)的微弱信号,但店主也坦言,小额订单不做。

那么,稳定币在义乌真的只是一点零星的火花吗?记者进一步调研发现,关于稳定币在义乌的使用情况,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声音认为,稳定币在义乌的使用已经变得普遍,但商家在与初次合作的客户打交道时可能出于谨慎而不愿透露过多信息。另一种声音则认为,虽然不排除有少数义乌商家愿意接受稳定币支付,但这种商家的占比非常低。

义乌当地相关协会的人士也表示,据他们了解的会员单位和非会员企业中,使用稳定币结算的并不多,或者说几乎没有。这位人士指出,缺乏实际背书的私人性质加密货币认可度不高,且难以形成广泛流通。

法律专家也对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提出了质疑。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律师汪灵罡表示,目前稳定币无法在中国境内与境外之间进行跨境支付。即使通过境外钱包收了稳定币,也无法将其兑换成法定货币汇回境内。如果用稳定币来计价结算跨境交易,还会产生稳定币与法定人民币之间的兑换需求,这在现行法律和金融监管体系下是被禁止的。

北京盈科(义乌)律师事务所的吴燕飞律师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她指出,在义乌,公司通过注册香港离岸公司来接收美元或欧元已成为常态,但她很少听说有公司通过这种方式来收取USDT等稳定币。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