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数智钢铁:如何链接全球,共筑共赢新链条?

   时间:2025-07-17 03:09 作者:央广网

在全球经济版图中,一条无形的“链”正悄然连接着各大洲的工厂与市场,它不仅是商品流通的通道,更是技术与智慧交融的桥梁。这条链,正是链博会所强调的“链”,它的一端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现代化车间与智慧港口,另一端则紧紧缠绕着世界经济的脉动。

走进南京钢铁的展区,在先进制造链的展示中,一个会“讲述故事”的钢铁世界跃然眼前。智慧大屏上,26条生产线交织成一幅生动的工业画卷,一块源自非洲或澳大利亚的小矿石,经过一系列精密流程,最终蜕变为钢筋铁骨,这一过程在屏幕上清晰可见,令人叹为观止。

智慧连铸生产场景成为大屏幕下方的焦点,这里孕育了许多关键材料,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重大工程项目中,从沙特的海上油田到非洲首条电气化轻轨,再到克罗地亚的佩列沙茨跨海大桥,无不彰显着中国钢铁的智慧与力量。

南京钢铁的“朋友圈”遍布全球,400多个大国重器和超级工程中留下了它的合作印记。这些特殊的钢铁是如何炼成的?答案或许就藏在南京钢铁的智能工厂里。当一笔耐磨钢订单被录入系统,人工智能在30秒内便迅速计算出最优方案,从澳大利亚和非洲精选的矿石,搭配智慧研发的合金成分,产线自动切换,轻点鼠标即可完成智慧炼钢的全过程。

数字化为钢铁行业插上了翅膀,全流程数据在“共赢”的目标下精密运算,不仅提高了海外矿山的选矿精度,还使得遍布全球的客户需求得以快速响应。钢厂精准匹配客户需求,加工成本降低了20%,生产周期更是缩短了一半以上。南京钢铁集团数字应用研究院的联席院长徐发喜表示,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等技术,钢铁管理正逐步实现远程化、集约化和智能化,从而重塑了钢铁生产的运营模式。

7天后,这批耐磨钢将被用于矿山工程机械的铲斗上,远销非洲、澳大利亚等地。南京钢铁集团凭借其先进的制造能力,正根据全球需求实现数智化定制。无论是北极的LNG项目中的低温钢,还是3000米海底的抗大变形管线钢,都彰显了中国钢铁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全球竞争力。南京钢铁集团的德国客户戈莫尔斯基对此赞不绝口,他提到正在使用的抗酸管线用钢,因其兼具抗腐蚀、耐低温和易焊接三大优势,确保了项目的成功推进。

南京钢铁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春介绍道,集团从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料和设备,产品出口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资源共享、成本稳定和绿色转型等策略,实现了与全球伙伴的共赢合作。在强大的产业链供应链支撑下,中国制造业规模已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全球首位,不断将“供应链”转化为“共赢链”,这正是新质生产力时代的共赢之道。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