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拿大高端羽绒服品牌加拿大鹅再次成为市场焦点,原因竟是传出其控股股东贝恩资本正考虑出售所持股份的消息。这一消息引发了外界对加拿大鹅未来走向的广泛关注。
贝恩资本与加拿大鹅的合作历史长达12年之久。早在2013年,贝恩资本便收购了加拿大鹅约70%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在贝恩资本的助力下,加拿大鹅成功实现了从一个小众户外品牌到国际奢侈时尚符号的华丽转身。2017年,贝恩资本更是主导加拿大鹅在纽约和多伦多交易所同步上市,使其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然而,近年来加拿大鹅的业绩增长却逐渐放缓,股价也一路下滑。据公开资料显示,自2019年起,加拿大鹅的营收增速便开始放慢,到2025财年几乎陷入停滞。与此同时,其股价也较2018年峰值时的72美元高点跌去了逾80%。这一业绩和股价的双重压力,或许正是贝恩资本考虑退出的原因之一。
贝恩资本的退出计划目前仍处于初步探讨阶段,但已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有分析认为,贝恩资本选择此时退出,一方面是因为其持股周期已远超私募基金的平均持有时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加拿大鹅未来增长的不确定性。毕竟,在全球奢侈品消费降温、中国市场热度下滑的背景下,加拿大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尽管如此,加拿大鹅并未放弃努力。为了突破季节和品类的局限,加拿大鹅近年来不断拓展产品线,从单一的羽绒服扩展到鞋靴、针织服饰等多个领域。同时,在渠道方面,加拿大鹅也显著降低了对批发经销的依赖,转而加强直营门店和官方电商的布局。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增长压力。
然而,中国市场作为加拿大鹅全球增长的引擎之一,近年来却出现了增长裂缝。自2018年正式进入中国以来,加拿大鹅曾一度引发排队抢购潮,成为中国消费者追捧的对象。但随着品牌热度趋于常态,加上经营问题和声誉受损等因素交织,加拿大鹅在中国的增长开始放缓。2025财年,加拿大鹅中国市场收入同比仅增长1%,几乎陷入停滞。
为了挽回中国业务,加拿大鹅管理层频繁调整策略,包括更换中国区总裁等。但英国零售投资管理公司Hargreaves Lansdown认为,管理层动荡反映了加拿大鹅在华发展战略的不确定性。如何重塑品牌信任、找准本土消费者需求,仍是加拿大鹅迫在眉睫的课题。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加拿大鹅并未放弃希望。有分析认为,如果贝恩资本成功出售所持股份,新股东进入或为加拿大鹅注入新资源和战略协同。这有助于加拿大鹅加速自身转型升级,走出低谷。然而,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加拿大鹅还需在产品矩阵、营销方式和中国市场等方面做出更多改变。
例如,在丰富产品矩阵方面,加拿大鹅需要投入更多设计和营销资源,推出更多四季皆宜的产品;在创新营销方式方面,加拿大鹅需要与年轻消费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通过现象级快闪、沉浸展览等方式制造话题;在深耕中国市场方面,加拿大鹅需要依据当地消费者喜好调整产品款式和库存,并制定符合本地习惯的售后服务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