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的智能感知芯片领域迎来重要进展——专注于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芯片研发的聚芯微电子科技公司,于9月29日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科技企业,凭借在智能感知、机器视觉与影像技术三大领域的突破性创新,已成为全球智能影像芯片市场的核心参与者。

根据灼识咨询最新数据,聚芯微在2024年全球光学传感器市场以11.2%的份额位居第三,同期在智能音频功放、LRA驱动芯片、3D ToF图像传感器等细分领域均占据全球第三的市场地位。特别在3D iToF图像传感器领域,该公司以8.4%的市占率稳居中国大陆首位。作为全球第七大智能影像芯片供应商,其产品已累计出货超13亿颗,其中光学感知类产品贡献4.95亿颗,智能音频功放产品达7.65亿颗。
这家科技新锐的股东阵容堪称豪华:OPPO广东移动通信持股3.82%,华为哈勃科技持股3.66%,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持股1.26%,字节跳动旗下量子跃动持股1.13%。在完成D+轮融资后,公司估值已达53亿元人民币。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亿元,净利润2100万元,毛利率维持在23.3%的稳定水平。
聚芯微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技术整合能力。公司开发的智能音频功放芯片、LRA驱动芯片及多合一光学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机器人、物联网设备、汽车电子等高增长领域。2023年虽因100万至380万元的存货拨备导致部分产品线出现毛损,但2024年即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1000万元。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上半年智能感知产品贡献了78.7%的收入,成为绝对营收主力。

研发实力是支撑其快速发展的基石。截至2025年6月,175人的研发团队中超60%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25%具备五年以上产业经验。创始人刘德珩的履历尤为亮眼:这位41岁的技术领袖曾任职于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和恩智浦半导体,持有华中科技大学与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双硕士学位,并曾作为交换生赴日本东北大学和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深造。
联合创始人团队同样星光熠熠:40岁的孔繁晓曾任华为德国子公司产品经理,拥有中国科大与鲁汶大学双硕士学位;41岁的詹万幸兼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讯号处理硕士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管理工程硕士背景,曾在易程科技负责战略规划。三人组成的创始团队,将国际视野与本土化运营完美结合。
从产品线布局看,聚芯微已形成光学感知、智能音频、振动感知三大解决方案体系。其光线传感器可实现0.01lux超低照度检测,智能音频功放支持192kHz/32bit高清音频处理,LRA驱动芯片则将振动响应时间压缩至5ms以内。这些技术突破直接推动出货量快速增长——2024年7月至2025年7月期间,产品出货量从3亿件跃升至4.69亿件。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芯微正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拓展应用边界。其最新研发的3D iToF传感器已将深度误差控制在1%以内,智能音频方案支持多达8路麦克风阵列处理。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开发的振动补偿算法可有效降低车载屏幕抖动,相关产品已进入前装市场测试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