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CeMAT ASIA 2025)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作为智能物流领域的创新引领者,仙工智能(SEER)以「碰撞 • 破界 • 共生」为主题,携多款具身智能机器人新品亮相W2-G4展台,通过工业场景的深度应用展示,诠释了具身智能技术对物流与制造模式的革新潜力。
在展区核心位置,五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组成的协作矩阵成为焦点。这些机器人覆盖了上下料、搬运、质量检测等典型工业环节,以高自由度机械臂与智能交互系统,展现了人机协同的全新作业模式。其中,X1-PRO作为迭代升级款,采用弯腰结构与全向轮式底盘设计,支持45度弯腰操作与缓存搬运,整机升降范围达700毫米,配备40个自由度与双臂16公斤短时负载能力。通过融合智能大模型技术,该机型仅需少量训练数据即可实现复杂任务的高成功率执行,并支持自然语言交互指令。
另一款联合研发的X2-PRO则聚焦拟人化设计,25个自由度分布于类人躯干与双臂,其中14个自由度支持双臂独立协作。该机型可完成弯腰、伸展、精准抓取等拟人动作,在动态平衡控制方面取得突破,能够适应产线快速切换的作业需求。现场演示中,星尘智能人形机器人通过实时路径规划与视觉伺服控制,完成了料箱取放与跨障碍搬运任务,其动态场景下的稳定执行能力引发观众热议。
在非结构化环境应用展区,由D1-W与D2-W系列组成的机器狗战队吸引了大量专业观众驻足。D1-W作为导航型轮足机器人,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点足与轮足模式切换,其高强度机身与IP54防护等级可应对0至40摄氏度温域的复杂环境。在模拟测试中,该机型轻松跨越20厘米台阶并保持稳定行进,展现出全地形适应能力。
定位巡逻场景的D2-W系列则集成了多模态感知系统,热成像摄像头与声光报警装置构成立体监测网络。在演示环节,该机型通过AI异常识别算法,在30秒内完成区域巡检并触发联动报警,其“感知-决策-执行”闭环能力为工业安全监控提供了新解决方案。现场技术人员介绍,此类轮足机器人已在国内多家化工企业开展试点应用,有效降低了人工巡检风险与成本。
仙工智能现场负责人表示,新一代具身智能产品正推动工业机器人从单一执行单元向智能协作体进化。通过融合机械设计、运动控制与AI算法三大核心技术,公司已构建起覆盖产线、仓储、巡检等场景的完整解决方案。此次展出的多款机型均搭载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与MES、WMS等工业软件的无缝对接,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