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叶国富操盘TOP TOY冲刺IPO,潮玩赛道新征程开启,距“泡泡玛特梦”更近?

   时间:2025-10-03 12:46 作者:顾青青

近期,潮玩行业再度成为市场焦点。随着泡泡玛特持续占据话题中心,其新品溢价、二手市场价格波动等动态引发广泛讨论。与此同时,另一家潮玩品牌TOP TOY正加速推进资本化进程——名创优品宣布拟分拆旗下潮玩业务TOP TOY独立上市,并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由摩根大通、瑞银、中信证券联合保荐。

根据招股书披露,TOP TOY自2020年创立以来,已在全国开设299家门店,并拓展至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等海外市场。截至2025年上半年,其收入达13.60亿元,同比增长58.5%;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26.8%。过去三年间,公司收入从6.79亿元增至19.09亿元,毛利率从19.9%提升至32.7%,展现出持续盈利的能力。

作为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布局潮玩赛道的重要棋子,TOP TOY的发展路径与泡泡玛特形成鲜明对比。招股书显示,TOP TOY定位为“潮玩集合品牌”,以授权IP为主,覆盖积木、高达模型、艺术潮玩等品类,而泡泡玛特则主打自有IP开发,如爆款LABUBU。目前,TOP TOY自有IP占比仍较低,但今年已通过合资企业“果然有趣”收购“Nommi糯米儿”“MayMei霉霉”等IP,加速原创布局。

尽管TOP TOY业绩增长显著,但与行业龙头泡泡玛特相比,体量差距依然明显。2025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实现营收138.76亿元,是TOP TOY的10倍;净利润47.1亿元,毛利率达70.3%,门店数量571家,远超TOP TOY的293家。资本市场估值方面,泡泡玛特总市值达3582.97亿港元,而TOP TOY最新融资估值约102亿港元。

潮玩行业的特殊性在于,IP的独家性与消费者心智的占领难以复制。泡泡玛特通过LABUBU等自有IP构建起护城河,而TOP TOY若想突破“集合店”标签,需在原创IP开发上持续发力。行业分析师指出,潮玩消费本质是情绪价值驱动,年轻群体(尤其是18-24岁女性)占盲盒消费者75%,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已从产品延伸至IP运营能力。

当前,中国潮玩市场预计2025年规模达825亿元,2030年将增至213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0.9%。尽管TOP TOY在门店扩张、海外布局等方面表现亮眼,但要想成为“下一个泡泡玛特”,仍需在IP原创、品牌差异化及独立运营能力上实现突破。随着招股书披露,这场潮玩赛道的资本竞赛正进入新阶段。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