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上半年,行业讨论的焦点还是南北地域的代表性企业对比,不少人热衷于寻找能与宇树科技直接抗衡的北方头部企业。然而,短短数月,竞争格局便发生了巨大变化,“南北对标”的单一框架已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赛道逐渐衍生出多维度分化的多元派系,市场评价标准也从“谁能与宇树直接对标”转变为对企业细分维度卡位能力的深度考量。
所谓“细分维度”,并没有统一标准,从不同视角出发评判企业价值,会得出不同结论。从布局方式看,可分为本体派、大模型 + 本体派;从落地场景看,又分为商用派、工业派等。不同派系出发角度不同,在资方等业内人士眼中的“价值”也各不相同。
在人形机器人落地场景方面,目前主要分为工业和商用两大类,家庭场景暂未大规模展开。工业派有着一套完整的商业逻辑。工厂存在结构性用工矛盾,自动化升级是不可逆的趋势,且工厂的结构化环境和标准化流程,契合当下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因此,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成为一种趋势,用工缺口被视为可预见的市场蛋糕。多数专注工厂的企业先从巡检、运输等简单工作入手,因为这些工作技术门槛低,能提升实际应用成功率,符合工厂安全生产的核心追求。在工业场景中,企业几乎都选择轮式机器人,智元近期在工厂的规模部署也选择了轮式,这是因为双足机器人存在不稳定性和移动速度低下的痛点。不过,工业场景也存在结构性矛盾,工厂大部分岗位是柔性和非标操作,这是当下人形机器人难以完成的,而人形机器人看好的运输、巡检等工作,AGV和机械臂已经能高效完成,相比之下人形机器人成本更高、效率更慢。
商用派则对工业派的观点提出反驳。在商用派看来,工业短时间内难以落地高含金量的工作,经济上不划算。而且工业的结构化环境和标准作业流程不利于具身智能在真实环境中吸取数据反哺技术迭代。相反,商用场景的高动态环境、复杂任务和高频交互,更有利于人形机器人的迭代。商用场景容错率较高,不会耽误正常经营,还能提高用户接受程度,频繁与人类互动也为进入家庭奠定基础。商用场景有高含金量的数据价值、广阔的商业空间,部分场景任务具有一致性,有利于人形机器人能力迁移和应用边界提升。在商用落地中,酒店接待、展厅导览等任务比较受企业青睐,这些任务能承担人类繁琐重复的工作。与工业场景不同,商用场景偏爱双足人形机器人,一方面这类场景对稳定性要求不苛刻,另一方面双足更具吸引力。
在技术路线方面,具身智能的发展上限在于“脑力”,但对于是否要做“脑”,行业出现了明显分野。部分本体厂商坚持全自研“本体 + 大模型”的技术路线,认为只有自己打磨大脑能力并成功部署,才能摸索出人形机器人的生产力价值。以星动纪元为例,其选择“本体 + 模型”路径,认为“通用大脑 + 通用本体”能更好地结合硬件与软件,协同进化,使机器人在物理世界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通用性。在大脑侧,星动纪元具身大模型ERA - 42集合了分频VLA和世界模型,集视觉、理解、预测、行动为一体,能实现同一个端到端VLA模型控制高自由度人形机器人的全身灵巧操作,语音命令即可完成上百种复杂操作。在本体侧,星动纪元选择硬件通用化、模块化方式切入,能适配多构型本体,像乐高一样按需组配,提高本体结构和场景诉求的配备度。星动纪元凭借这种技术路线实现了产品批量交付,全球市值TOP10的科技巨头中,有9家是其客户。千寻智能也坚定“软硬协同”方式,认为只做本体价值受限,硬件能力多年变化不大,核心突破在模型“大脑”,但只做大脑不落地也不行,模型需适配具体硬件结构训练“肌肉记忆”。千寻智能近期推出“边想边做”的OneTwoVLA大模型,让机器人有了思考、推理能力,将传统分离的“推理大脑”和“动作四肢”整合为单一Transformer模型,首次实现“推理与执行同步”,在长程任务中成功率比纯动作VLA提升30%。其硬件本体设计与VLA模型需求强绑定,避免“逆解失败”等问题,确保模型输出的动作指令能被硬件精准执行。
与全栈自研路线形成对比的是“纯本体派”厂商。部分企业认为当前“大脑”研发是高投入、低回报的“资金焚烧炉”,并非全力投入的最佳时机;另有企业将商业化落点聚焦于科研、赛事等垂直场景,此类场景更侧重本体性能与接口适配能力,因此将核心资源集中于本体结构打磨与供应链成本优化等关键维度。宇树科技是本体派的典型代表,其本体结构和零部件在产业内处于顶尖水平,运控能力也频频挑战行业上限,但始终未将注意力集中在大脑能力上。基于对本体结构的绝对投入,宇树科技不仅在关节打磨上有优势,还通过自研带动成本下探,以几万元的价格优势抢占国内外科研市场,成为二次开发的标配硬件载体。众擎机器人是近年本体派的后起之秀,其本体设计实用且具美学色彩,运控能力通过领先的直膝步态抢占心智。在商业化上,众擎选择以“硬件开源 + 生态分润”模式切入市场,12月即将举办的格斗大赛将展现其商业雏形。
当下,本体派和本体 + 大模型派都有出色的代表企业,凭借技术路线差异成为细分领域的龙头。虽然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纯本体派”没出路,本质是遥控玩具,没有革命性意义,但从产业实践看,两条技术路线并无绝对优劣之分,本质上是产业玩家基于自身资源禀赋、技术积累与市场判断做出的差异化抉择,全栈自研派押注长期通用能力,纯本体派则更具短期场景落地优势。不过,一级市场更青睐“本体 + 大模型”的叙事逻辑,毕竟大模型赛道此前已通过AI技术的规模化应用验证了其商业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