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届中国国际广告节期间,巨量引擎商业安全开放日活动作为分会场同步举行。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及中国广告协会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聚焦AI广告治理领域的创新实践。会上披露,该平台今年第三季度已前置拦截84万余个涉AI违规广告素材,并首次公开自主研发的多模态大模型技术,该技术可实现90%素材在10分钟内完成审核,为行业风险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针对AI广告存在的违背公序良俗、侵权抄袭、虚假宣传三大风险,巨量引擎构建了全流程治理体系。平台商业安全治理标准负责人项韵介绍,通过“精准识别+从严处置”双管齐下,明确要求广告内容不得虚构人设或利用身份背书。对于违规行为,平台建立了从预警整改到主体清退的梯度化处置机制,仅第三季度就拦截违规素材超84万件。同时推出规则学习平台,帮助广告主规避合规风险,并联合公安机关开展常态化反诈行动。
创新技术工具成为治理关键支撑。平台首创的广告CCR指标(消费者抱怨指数)通过整合用户评论、举报、投诉等数据,将负反馈转化为可视化治理依据。商业安全治理策略负责人郭泽斌透露,该指标实施以来,风险行业广告准入把控更精准,今年CCR指数下降超40%,用户对广告的负面反馈显著减少。这种数字化治理模式有效提升了广告生态的健康度。
在技术驱动层面,平台展示的交互式审核系统实现三大突破。商业安全产品负责人潘荻介绍,依托自研多模态大模型,审核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75%,90%素材可在10分钟内完成。系统不仅能自动修复常见违规点供广告主一键采纳,还能精准定位违规内容在视频中的具体时间节点和画面,并给出详细拒审理由。这种精细化反馈机制大幅优化了广告主的投放体验。
与传统“判例法”模型不同,升级后的AI大模型采用“条文法”识别逻辑。潘荻解释称,该模型通过学习大量案例掌握问题推理过程,能更深入理解规则本质。这种能力升级使审核精度显著提升,既减少了因案例覆盖不足导致的误判漏判,又让审核结果更符合规则要求。技术驱动的治理模式正在重塑广告行业的合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