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数字经济分论坛上,闲鱼CEO丁健向外界披露了该平台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探索成果。据介绍,闲鱼已构建起覆盖闲置交易全流程的AI服务体系,通过技术赋能破解行业痛点,推动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平台AI应用已服务4500万用户,促成交易额突破百亿元,带动新发布商品日动销率提升10%。
针对闲置交易中"非标商品匹配难"与"非专业用户参与难"的双重挑战,闲鱼创新推出生成式语义ID(GSID)技术体系。该技术依托通义千问大模型的多模态理解能力,为每件商品生成独特的"数字指纹",实现精准分类与智能匹配。以水晶手链为例,传统搜索仅能定位到钛晶、发晶等基础品类,而GSID可识别出黑银钛晶、渐变色钛晶等细分属性,使小众商品触达目标用户的效率提升3倍以上。这项技术还支撑起动态定价系统,通过分析同款商品历史成交价、成色版本等参数,为卖家提供科学定价建议,单只耳机等配件的定价准确率较传统方式提高40%。
在买家服务端,闲鱼同步上线两大智能应用。AI智搜通过交互式搜索深度理解用户需求,当输入"滑雪装备"等模糊需求时,系统可结合用户偏好与市场行情,10秒内生成包含商品推荐、选购攻略的完整方案。该功能已支持商品搜索、行情查询、热点追踪等多元场景。AI行情则提供实时价格参考与市场分析,用户可查看商品7日均价、24小时热度、价格波动曲线及保值率预测,系统还能基于数据趋势给出涨跌判断。以滑雪服为例,用户可直观看到不同品牌、款式的热度变化与价格走势。
卖家服务体系同样经历智能化升级。AI发布功能现已支持多图识别与个性化文案生成,系统可根据用户历史发布风格自动调整文案调性,加入"抽象文学""鲁迅体"等特色文风后,文案采纳率达87%,累计服务2.3亿件商品发布。智能托管服务则化身24小时在线助理,自动处理咨询回复、动态调价、发货提醒等事务,通过模拟卖家聊天风格实现自然交互。数据显示,托管商品询单支付转化率提升13%,累计服务6600万件商品。
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交易效率,更产生显著环境效益。过去一年,闲鱼用户通过闲置交易累计减碳1180万吨,较上年增长79%。丁健表示,平台将持续深化AI应用,计划三年内覆盖5亿活跃用户,到2030年助力社会累计减碳5500万吨。通过降低技术使用门槛,让更多人以零负担方式参与资源循环,推动闲置经济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