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AI+工业互联网”赋能沈阳制造业:看企业如何借智造浪潮焕发新生机

   时间:2025-09-09 02:54 作者:江紫萱

在辽宁沈阳举办的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供需双方头部企业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工业场景中的创新应用。这场以“数启新章 智造新质”为主题的盛会,不仅展示了智能装备的最新成果,更揭示了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生动实践。

走进大会展区,机械臂精准分拣物料的场景映入眼帘。在沈阳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的展台,智能化生产线每10秒就能完成一台冰箱的组装,人力成本较传统模式降低50%。“通过设备、产品与生产线的实时互联,我们实现了从订单到交付的全流程智能管控。”企业负责人介绍,这种变革不仅提升了效率,更重构了生产逻辑。

这种变革在沈阳本土企业中得到更深刻的体现。沈鼓集团透平公司转子车间内,巨型吊车在数字化系统指挥下精准搬运数吨重锻件,电子屏实时跳动着生产数据。技术人员通过触控屏幕,即可操控全自动机床完成叶轮等精密件的加工。“数字化转型让我们每年减少190万张图纸的使用,加工效率提升近30%。”该集团技术总监表示,这种改变正在重塑传统制造流程。

在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穿透式管理。从原料投放到成品包装,每个环节的数据都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时采集分析。“生产能力和效率提升超过30%,更重要的是产品质量稳定性得到根本保障。”企业数字化负责人透露,这种转型使企业具备了更强的市场响应能力。

数据互联带来的变革不仅发生在企业内部。沈阳安新自动化控制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安新云控”平台,正在打破企业间的数据壁垒。通过该平台,沈阳飞驰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将生产设备与管理系统接入云端,每年节省20余万元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生产效率提升50%。“现在工人可以远程监控设备运行,再也不用在车间和办公室之间来回奔波。”安新公司工程师现场演示了平台操作。

作为大会举办地的沈阳市铁西区,正成为产业数字化的标杆区域。该区区长赵永圣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地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6.6%,重点企业通过“智改数转”实现运营成本降低20%、生产效率提升25%、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的显著成效。“我们正在形成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帮助更多企业跨越数字鸿沟。”他表示。

数据显示,2024年沈阳实施105个智能升级项目,新增23个智能工厂和30个数字化车间。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82.8%和71.5%。这些数字背后,是机械臂替代人工焊接、智能检测设备捕捉微小故障、电子看板实时调度生产的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智能制造的新图景。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