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晶科能源半年报亮点:产业链回暖,技术与全球化如何破局?

   时间:2025-08-30 00:09 作者:财闻

近期,光伏电池组件行业的财务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9日午盘,该行业内的23家上市公司已悉数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情况,其中七成企业面临亏损困境。这一严峻形势促使行业监管机构加大了治理力度。

为了应对行业内的低价无序竞争问题,工信部在7月3日组织召开了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明确提出要依法依规进行治理,并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紧接着,在8月19日,工信部联合其他部门再次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重申了要遏制低价无序竞争的要求。这些举措显示出监管部门对行业健康发展的决心。

尽管面临挑战,券商机构对光伏行业的后续优化趋势普遍持乐观态度。中原证券等机构指出,下半年预计会有一系列措施落地,包括制定反内卷的产品定价规范、推动企业并购整合、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以及完善产品质量标准等。这些措施将有助于落后产能加速退出,优化行业竞争格局与产业链生态。同时,目前光伏行业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反内卷政策的推动或将为行业带来估值修复的机会。

作为全球组件出货量的领先企业,晶科能源在近日发布的半年报中传递出了积极信号。公司指出,虽然短期内光伏行业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新兴市场崛起,光伏发电的渗透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长期市场空间依然广阔。报告中还提到,7月中下旬产业链价格出现企稳回升的趋势。

从行业基本面来看,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下的光伏需求增长动力依然强劲。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数据,2025年至2027年期间,全球电力需求将以年均3.9%的速度稳步增长,而可再生能源预计将承接其中95%的增量需求。光伏发电作为核心支柱,到2027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约一半将由光伏供应。这一数据背后,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光伏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新兴市场崛起与技术进步为渗透率的提升打开了新的空间。

政策方面也为光伏行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国内市场上,多项政策密集出台,包括要求数据中心绿电消费占比达80%以上,以及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允许民企参股投资重大项目等。这些政策形成了合力,为国内光伏需求提供了中长期支撑。在全球范围内,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等多国也推出了利好分布式光储系统的政策,为光伏企业的海外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晶科能源的半年报业绩呈现出“短期承压、环比改善”的特征。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2.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主要受行业供需失衡导致的价格低迷以及政策变化引发的需求波动等因素影响。然而,积极信号已经出现,第二季度公司扣非净利润环比减亏,毛利率也有所改善,叠加产业链价格的企稳回升,企业经营压力正在逐步缓解。

在业务基本面方面,晶科能源的行业龙头地位与核心竞争力并未动摇。半年报显示,公司组件累计出货继续保持全球领先,N型TigerNeo系列组件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已成为出货主力。晶科能源正通过技术突破、产能升级、全球化布局、数智化运营以及光储一体化布局等核心策略,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推动企业与行业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技术突破方面,晶科能源近期刷新了N型TOPCon高效光伏组件和电池的转化效率纪录。产能升级也在同步推进,预计2025年底将有部分产能实现技术升级。全球化布局有效分散了风险,公司在多个海外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数智化运营方面,公司通过“垂直一体化”产能改造和AI战略白皮书等举措,降本增效,提升运营效率。在光储一体化布局方面,公司聚焦工商业与大型储能领域,储能签单与出货超预期。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