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34岁北大硕士王守诚掌舵永辉,胖改组合拳能否助力永辉逆袭突围?

   时间:2025-09-24 04:30 作者:唐云泽

成立25年的永辉超市迎来重大人事变动,公司史上首位“90后”首席执行官王守诚正式履新。这位拥有北京大学硕士学位的年轻管理者,自2017年以管培生身份加入永辉后,历经CEO业务助理、省区总经理等多个核心岗位,在推动公司“胖东来模式调改”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此次任命标志着永辉正式进入年轻化管理时代。

据公开资料显示,王守诚出生于1991年4月,在永辉任职期间主导了多项重要改革。担任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期间,他牵头制定运营标准体系,统筹全国门店调改工作。截至2025年8月21日,已完成162家门店的胖东来模式改造,预计9月底将突破200家,2026年6月前实现全国门店全覆盖。这种以生鲜直采为核心、优化供应链的改革模式,被视为永辉突破经营困境的关键举措。

财务数据显示,永辉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9.48亿元,同比下降20.73%;归母净利润亏损2.41亿元,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公司解释称,业绩波动主要源于销售规模缩减、供应链改革导致的短期毛利下降,以及关闭227家亏损门店产生的相关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其综合毛利率降至20.80%,较上年同期减少0.78个百分点。

在改革成效方面,永辉披露了部分调改门店的运营数据。2025年6月13日,六家新调改门店同步开业当日创下76000人次客流,实现近1000万元商品交易总额。西南证券的跟踪数据显示,调改后的门店在烘焙、熟食等品类销售额实现数倍增长,有效带动了商圈整体消费。这些短期成果验证了胖东来模式的可行性,但大规模改造带来的资金压力也不容忽视。

为缓解资金压力,永辉9月1日宣布调整募集资金使用计划,将调改门店数量从298家缩减至216家,募集资金总额控制在31.14亿元以内。公司表示,此举旨在平衡改革投入与股东利益,剩余门店将通过自有资金完成改造。这种“募资+自筹”的组合方式,显示出管理层在推进改革与控制风险间的审慎平衡。

在传统零售承压的背景下,永辉同步发力线上业务。2025年上半年,其线上渠道实现营收54.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18.22%,同比减亏3475万元。目前,永辉线上超市自营到家业务及第三方门店覆盖率已达90%,形成“线下调改+线上拓展”的双轮驱动格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达24.9%,凸显线上渠道的重要性。

供应链改革是永辉转型的核心抓手。王守诚推动的裸采模式已精简供应商数量50%,生鲜直采比例提升至60%以上。通过取消前后台费用、缩短结算账期等措施,永辉试图重构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实现“从厂家直采”的成本优化。这种看似激进的改革,实则借鉴了胖东来等成功案例的经验,旨在通过提升商品性价比增强市场竞争力。

尽管改革成效初显,但永辉要实现全面扭亏仍需时间。管理层预计,完成全国门店调改并实现盈利可能需要2至3年。在这场关乎企业存亡的转型战役中,以王守诚为首的年轻管理团队能否带领永辉走出困境,将成为观察传统零售企业转型的重要样本。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