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金融市场近日掀起了一场监管风暴,目标直指美国量化交易巨头简街集团(Jane Street)。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SEBI)发布紧急通知,全面禁止Jane Street进入印度市场,同时冻结了该公司约40亿人民币的资产,指控其涉及严重的市场操纵行为。
SEBI的这一举措,堪称近年来对外国交易公司采取的最为严厉的手段。据SEBI调查,Jane Street涉嫌通过复杂的衍生品交易策略,操纵印度股票指数,严重损害了散户投资者的利益。随着印度股市的繁荣,散户投资者近年来纷纷涌入市场,推动印度成为全球衍生品交易量最大的市场之一,这也为Jane Street等外资机构提供了操纵市场的温床。
SEBI的调查报告详细揭露了Jane Street的市场操纵手法。报告指出,Jane Street在指数期权到期日,利用巨额资金影响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从而在期权市场上建立大规模的盈利头寸。以2024年1月17日的交易为例,Jane Street首先在市场下跌时,以激进的方式买入印度Nifty银行指数成分股,推高指数价格,进而影响相关期权价格。随后,该公司通过买入低价看跌期权、卖出高价看涨期权,在期权市场上建立了巨额的看跌头寸。最后,Jane Street在临近收盘时抛售早盘买入的现货和期货头寸,打压指数价格,从而在看跌期权上获利。
SEBI强调,Jane Street的交易模式虽然本身并不违规,但其交易规模和强度巨大,且缺乏合理的经济依据。特别是在拉抬指数阶段,Jane Street的交易额占到了全市场的15%至25%,显示出其对市场的强大影响力。通过这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交易策略,Jane Street在2024年1月17日单日便获利超过8600万美元,成为其在印度市场最盈利的一天。
面对SEBI的指控,Jane Street表示异议,并计划进一步与监管机构沟通。根据规定,Jane Street有权在收到禁令后的21天内对监管机构的初步结论提出质疑。然而,无论结果如何,这一事件已经引发了印度金融市场对量化交易和外资机构监管的广泛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印度散户投资者的快速增长,是推动衍生品市场交易量激增的关键因素。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印度注册投资者总数已超过1.15亿,较2020年3月底增长了近三倍。在散户投资热潮的推动下,印度股票期权市场交易量占全球交易量的比例高达89%,成为全球最为活跃的衍生品市场之一。然而,这也带来了期权市场流动性过剩、市场结构畸形等问题,为Jane Street等外资机构提供了可乘之机。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期权交易的最低投资限额和增加交易手数等,以遏制市场的过热情绪。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球交易所交易衍生品交易量在今年4月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7.5%,其中大部分降幅出现在印度市场。
尽管如此,印度金融市场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平衡散户投资者的热情与市场的健康发展、如何加强对外资机构的监管、如何防范市场操纵行为等问题,都需要印度金融监管机构深入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