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华为小米携手推动人形机器人爆发,这15家核心企业值得关注

   时间:2025-09-05 02:00 作者:钟景轩

随着2025年被业界誉为“机器人量产元年”,科技巨头如华为与小米正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引领整个产业链迈向新的爆发阶段。在这波浪潮中,一系列与华为、小米深度合作,并在人形机器人关键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上市公司逐渐浮出水面,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人形机器人的核心动力系统上,卧龙电驱作为全球电机行业的佼佼者,为小米CyberOne提供了高性能的高扭矩伺服电机,确保了机器人动作的流畅性。同时,卧龙电驱与华为携手开发的仿生关节驱动器,实现了低功耗与高精度控制的完美结合。而珠海冠宇,作为小米生态链中的核心电池供应商,为CyberOne二代量身定制了能量密度高达400Wh/kg的固态电池模组,支持长达12小时的连续作业。冠宇与华为共同研发的热插拔换电系统,有效解决了机器人续航的痛点。

在感知与交互系统方面,汉威科技通过子公司供应的触觉、温度传感器,已成功进入华为供应链,为“华为小翼”提供了多模态感知模块,实现了环境自适应交互。其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精度与响应速度均领先行业。柯力传感作为六维力传感器的核心供应商,已完成华为样机的测试,能够实时反馈机器人关节的受力数据,优化运动轨迹。同时,柯力传感还为小米生态链企业提供力控方案,广泛应用于工业装配、家庭服务等多个场景。

智能控制系统是人形机器人的“大脑”与“小脑”,中科创达作为华为“鸿蒙+昇腾”生态的核心伙伴,联合开发了机器人操作系统,支持多模态交互与自主决策。同时,中科创达还为小米CyberOne提供了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算法的优化。奋达科技则与华为的“极目机器人”团队深度合作,主导了灵巧手关节控制系统的研发,实现了毫米级的抓取动作控制,并为小米提供了手势识别模块,推动了核心部件的国产化进程。

在结构与材料领域,东睦股份作为国内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IM)的龙头企业,为华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高强度关节连接件,并与小米合作开发了轻量化镁合金框架。蓝思科技作为小米生态链的战略合作伙伴,为CyberOne提供了面部显示屏与外壳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并同步开发了电子皮肤传感器,提升了触觉反馈的灵敏度。

整机制造与生态方面,领益智造承担了小米CyberOne二代的整机组装任务,产线自动化率高达90%,并与华为合作开发了模块化设计,支持快速迭代升级。大族激光作为华为人形机器人产线的核心设备供应商,提供了高精度激光切割与焊接系统,确保了关节部件的加工精度,并为小米开发了3D视觉定位系统,提升了装配效率。

能源与热管理方面,银轮股份为华为提供了5G模组散热解决方案,并为人形机器人开发了液冷散热系统,解决了高算力芯片的发热问题。同时,银轮股份与小米合作开发了无线充电模块,支持3米内的自由充电。宜安科技作为全球液态金属的龙头企业,为华为、小米提供了机器人关节铰链材料,并同步开发了自修复涂层,延长了部件的使用寿命。

在生态链延伸方面,弘信电子作为小米生态链中的柔性电路板(FPC)核心供应商,为CyberOne提供了高密度互联方案,并与华为合作开发了可折叠电路板,适配了机器人的变形需求。飞荣达为华为提供了电磁屏蔽材料,为人形机器人开发了低电磁干扰材料,确保了5G通信的稳定性。同时,飞荣达还为小米提供了导热凝胶,解决了芯片的散热问题。长盈精密作为小米机器人的结构件核心供应商,提供了高精度CNC加工部件,并与华为合作开发了一体化压铸技术,降低了制造成本。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