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商业·财经

中东资本“东渐”热潮:从资本联结到产业共融的深度跨越

   时间:2025-09-30 19:07 作者:朱天宇

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曾经以石油出口为核心的中东国家,正通过资本纽带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经济联系。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产油国凭借化石能源积累的巨额财富,开始将投资目光转向东方,通过主权基金和产业资本深度参与中国市场的多个领域。

今年以来,中东资本在华投资呈现爆发式增长。协鑫科技获得50亿元战略投资,烟台万华引入6.38亿美元外资,华锦阿美炼油项目完成80%建设进度,中沙福建古雷乙烯项目合资公司正式运营。这些标志性项目背后,是中东资本从财务投资向产业协同的战略转型,旨在推动本国经济多元化发展。

投资方式呈现多元化特征。除直接注资外,中东主权基金开始以有限合伙人(LP)身份参与中国基金运作,通过专业管理机构(GP)布局中国市场。阿布扎比金融监管局批准的首家亚洲机构无极资本,三个月内斥资150亿港元投资港股上市公司,涵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硬科技领域,其投资版图包括第四范式、商汤集团等科技企业。

产业合作深度不断拓展。在新能源领域,协鑫科技与沙特国际电力达成风电、光储一体化合作,其颗粒硅技术获得中东资本专项基金支持。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签署的延布炼厂扩建协议,将新增180万吨乙烯产能,提升沙特高端石化产品生产能力。TCL中环、远景集团等企业也在中东布局光伏、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形成产业链双向融合。

石化行业合作模式持续创新。科威特石化工业公司以6.38亿美元增资万华化学旗下子公司,延续双方自2013年建立的液化石油气供应协议。沙特阿美在中国规划的两大炼化项目总投资达1548亿元,其中福建古雷项目注册资本288亿元,华锦阿美项目包含1500万吨炼油、165万吨乙烯装置,预计年销售收入超千亿元。

资本流向反映战略转型需求。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IF管理规模突破1.15万亿美元,计划到2030年在华投入500亿美元发展清洁能源,实现22GW清洁电力装机目标。该基金已入股荣盛石化,并计划拓展至东方盛虹、恒力石化等民营化工巨头,推动本国40%原油产能向高附加值化学品转化。

这种资本与产业的深度绑定带来多重效益。对中东国家而言,既保障了传统能源销售渠道,又通过参股高附加值环节获取产业增值收益。对中国企业来说,获得稳定资源供应的同时,借助中东资本开拓国际市场。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的合作项目,就为国内装备制造、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创造了海外业务机会。

经济合作呈现双向赋能特征。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光伏企业与中东资本共同开发当地光照资源,晶科能源规划的10GW电池组件项目、阳光电源7.8GWh储能项目相继落地。制造业方面,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通过技术输出,帮助中东国家构建本土工业体系,实现从资源出口向产业制造的转型。

这种合作模式具有独特优势。相比欧美资本,中东资金更注重长期产业布局,愿意为技术转化和市场培育投入耐心资本。中国完善的制造业生态和庞大的市场需求,则为中东资本提供了理想的投资土壤。双方在能源转型、产业升级领域的契合点,正在重塑全球产业分工格局。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