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市工商联近期发布的视频中,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郭谨一透露,公司正积极筹备重返美国主板市场。这一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毕竟瑞幸曾因财务问题在纳斯达克遭遇退市风波,如今却以全新姿态寻求资本市场的重新认可。
时间回溯至2017年,神州优车创始人陆正耀与COO钱治亚在福建厦门创立瑞幸咖啡。凭借互联网思维下的“低价补贴+快速扩张”策略,瑞幸以惊人的速度打开市场,仅用18个月便在2019年5月登陆纳斯达克,创下中国互联网企业最快上市纪录。然而,这场资本狂欢在2020年戛然而止——财务造假事件曝光后,瑞幸被迫退市,原管理团队集体退出,郭谨一临危受命接任董事长兼CEO。
退市后的瑞幸开启了一场自我革新。2021年4月推出的生椰拿铁成为现象级产品,全年销量突破7000万杯,为品牌注入强劲动力。2022年4月,公司正式结束破产保护程序,首季度营收达24亿元,实现经营利润首次扭亏为盈。这一系列转变标志着瑞幸从资本驱动转向运营驱动,逐步夯实业务根基。
2023年成为瑞幸的里程碑之年。6月,第10000家门店在厦门开业,使其成为中国首个万店规模的咖啡连锁品牌;9月与茅台联名的“酱香拿铁”首日销量超542万杯,销售额破亿元,刷新行业纪录。全年财报显示,瑞幸总净收入达249.03亿元,首次在销售规模上超越星巴克中国,坐稳国内咖啡市场头把交椅。
进入2025年,瑞幸的扩张步伐愈发稳健。二季度财报显示,单季总净收入达123.59亿元,同比增长47.1%,营业利润增幅超60%。截至11月,全球门店数量已近3万家,注册用户突破4亿,预计全年营收将突破500亿元。这些数据不仅验证了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也为重返资本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于上市时间表,瑞幸官方保持审慎态度。郭谨一表示,公司会持续关注美国资本市场动态,但当前首要任务仍是聚焦业务战略与高质量发展。这种务实姿态与五年前的激进扩张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瑞幸对资本市场的重新认知——上市不再是终点,而是参与全球竞争的新起点。
从纳斯达克的黯然退场到主动叩响重返之门,瑞幸的蜕变印证了一个道理:在商业世界中,产品力与运营力才是企业真正的护城河。当潮水退去,唯有扎实的基本面才能支撑企业穿越周期,在资本市场的舞台上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