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酒李渡集团近日宣布重大人事调整,原首席执行官颜涛转任董事会副主席,57岁的汤向阳正式接任集团CEO。这一变动发生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企业面临国内市场激烈竞争与海外业务拓展的双重压力。新任管理层能否带领企业突破增长瓶颈,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根据公开资料,汤向阳自1989年加入集团,拥有超过35年行业经验。2014年,他临危受命接管连续更换五任总经理的江西李渡酒业,通过差异化运营实现扭亏为盈。2023年4月起,其担任集团副总裁,全面参与战略决策。此次履新后,他将负责集团整体运营及珍酒、李渡两大核心品牌的业务发展,任期三年,年薪及绩效奖励合计500万元。值得关注的是,汤向阳已持有83.3万股普通股,并通过股权激励计划获得333.3万股未归属股份,显示出企业通过股权深度绑定管理层的决心。
财务数据显示,企业正经历增长阵痛。2025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收24.97亿元,同比下降39.6%;净利润5.75亿元,同比减少23.5%。尽管2020-2024年连续四年保持增长,营收从51.02亿元增至70.67亿元,但增长率已从2021年的112.66%大幅下滑至2024年的0.52%。这种增长放缓态势,与白酒行业整体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密切相关。
国内市场方面,酱香型白酒赛道竞争白热化。茅台等头部品牌占据高端市场,区域品牌通过低价策略渗透下沉市场,珍酒李渡主力产品所在的300-800元价格带面临双重挤压。国际化进程同样艰难,海外业务重启近两年,收入占比仍微乎其微。企业面临消费认知障碍、渠道成本高企、国际烈酒竞争三重挑战。董事长此前提出的"抱团出海"战略尚未形成具体执行机制,海外产品组合也需进一步优化。
多品牌协同不足成为另一大隐忧。集团旗下珍酒、李渡、湘窖、开口笑四大品牌存在渠道重叠问题,导致营销费用居高不下。虽然尝试将李渡的"文旅IP"和珍酒的"历史底蕴"转化为竞争优势,但尚未形成有效业绩支撑。在酱香赛道红利消退的背景下,如何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成为紧迫课题。
行业格局方面,珍酒李渡处于"头部压制、腰部混战"的中间地带。高端市场被茅台、五粮液垄断,中端市场聚集习酒、郎酒等十余个酱酒品牌及泸州老窖等浓香巨头,低端市场则由区域小品牌主导。消费趋势显示,年轻群体更注重体验消费,李渡的"考古文旅"和1912美食研究所的"佐酒菜品"等创新模式虽契合需求,但如何从小众体验转向大众市场仍是待解难题。
为应对挑战,企业近期动作频频。除召开珍酒50周年庆典、签约姚安娜为"申遗大使"外,还推出高端产品"大珍·珍酒",并创新性采用"送股招商"模式强化渠道关系。董事长亲自试水直播带货,推出跨界"牛市"啤酒探索品类延伸。这些举措反映出企业在营销创新和市场突破上的迫切需求,而汤向阳在李渡期间构建的差异化营销体系,或将为集团层面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这场行业深度调整期的战略转型,考验着新管理层的智慧与执行力。汤向阳的履新为企业注入稳健经验,但要在激烈竞争中实现"世界一流酿酒企业"的目标,仍需克服多重挑战。企业能否通过组织变革、产品创新和国际化突破重围,将决定其在白酒行业新格局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