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迎来里程碑式发展。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资产管理总规模突破170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过去五年间,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信托及保险资管等行业规模持续攀升,年均增速保持8%左右,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背景下,"黑天鹅"事件与结构性风险交织,对居民财富保值增值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财富管理行业正式迈入"大财富管理时代",融合创新与协同发展成为核心命题。2025年10月15日,第二届中信财富管理大会在北京召开,汇聚42家公募基金、理财、保险及全球资管领域头部机构负责人,共同探讨行业发展新路径。
作为中国首批金融控股集团,中信金控凭借全牌照优势构建差异化发展模式。其旗下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信托等子公司均在细分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个人财富管理规模近5万亿元,证券资管规模超1.56万亿元,信托资产余额达2.6万亿元。数据显示,中信金控及其金融子公司财富管理总规模达31万亿元,资产管理规模9.8万亿元,服务客户超2亿人次。
中信集团总经理张文武在致辞中指出,资管行业转型深化、长期资本培育、跨境市场开放及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为财富管理带来历史性机遇。当前,行业正从规模导向转向能力导向,从产品销售转向投顾服务,从产品中心转向客户中心。中信金控通过构建普惠型产品服务体系,将金融资源精准导向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国家战略领域。
面对300万亿元居民可投资资产的市场机遇,专业能力与信任基础成为行业发展的双轮驱动。易方达基金总裁吴欣荣提出,全产品线解决方案、综合客户服务及集团资源整合是转型关键。工银理财董事长吴茜预测,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管等机构将形成互补合作生态。中信银行副行长谢志斌强调,需依托大数据与AI技术实现服务升级,推动"人找产品"向"产品懂人"转变。
跨境投资需求爆发式增长成为行业新趋势。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末,"跨境理财通"吸引16.46万个人投资者参与,跨境汇划金额突破1200亿元。中信证券执委史本良透露,将通过丰富互认基金、QDII基金等跨境产品体系,拓展"一带一路"、东盟市场及绿色金融领域配置机会,推动离岸与在岸市场协同发展。
会议期间,"信成长"公益慈善平台正式启动。该平台整合中信系金融机构资源,通过发行慈善主题产品,将超额收益定向捐赠至教育帮扶领域。截至目前,已有200余万客户参与,今年累计捐赠规模超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