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云栖大会十周年庆典上发表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图景。他指出,当前全球正经历由AI驱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其影响力将远超工业革命与信息革命的总和。过去三年间,AI技术呈现指数级突破,模型智力水平从高中生跃升至博士级,更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斩获金牌,用户渗透率创下历史新高。
在吴泳铭看来,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实现已成定局,但这仅是智能进化的起点。AI将沿着"智能涌现-自主行动-自我迭代"的路径,最终迈向超越人类智能的超级人工智能(ASI)阶段。他特别强调,ASI不仅能解放人类80%的日常劳动,更将催生"超级科学家"与"全栈工程师",以惊人速度攻克医学、材料、能源等领域的未解难题,甚至实现星际探索的突破。
针对ASI的实现路径,演讲提出三个关键阶段:首阶段通过互联网知识库实现智能涌现,使AI具备跨学科解题能力;当前所处的第二阶段,AI正通过工具调用(Tool Use)技术突破语言交互边界,在物流、制造、医疗等领域展现生产力革命潜力;最终阶段将实现AI与物理世界的深度互动,通过获取原始数据与自主学习能力完成智能跃迁。以汽车研发为例,AI若能直接分析全量设计数据,将创造出远超人类团队的创新方案。
在技术战略层面,吴泳铭提出两大核心判断:大模型将成为新一代操作系统,超级AI云则是下一代计算架构。他类比指出,自然语言将取代编程语言成为AI时代的交互标准,每个人都能通过自然指令创建专属Agent。这些数字助手将24小时不间断工作,推动开发者规模从千万级扩展至十亿级。为此,通义千问选择开源路线,已构建全球最大的模型矩阵,下载量突破6亿次,衍生模型超17万个。
关于计算基础设施的变革,演讲揭示传统CPU架构正加速向GPU主导的AI计算范式转型。新的数据中心需要百万级GPU集群、超密算力网络与端云协同架构。阿里云已启动三年3800亿的基建计划,预计到2032年全球数据中心能耗将增长10倍。作为全栈AI服务商,阿里云不仅提供通义千问系列模型,更通过百炼平台、AgentBay运行环境等工具链,构建起完整的开发者生态。
对于人机协作的未来图景,吴泳铭描绘了充满乐观的愿景:每个家庭、工厂和企业都将配备数百个智能体与机器人,GPU算力将成为新的生产力标配。就像电力放大人类体能一样,ASI将指数级提升人类智力效能,在创造新需求的同时,使人获得前所未有的能力拓展。这种协同关系已在代码生成领域初现端倪,未来将渗透至所有行业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