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仓储式会员店巨头开市客(Costco)近日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其2025财年(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业绩表现亮眼,多项关键指标实现显著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净销售额达2699.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2万亿元),同比增长8.1%;总营收攀升至2752.35亿美元(约合1.96万亿元),增幅8.2%;净利润达80.99亿美元,同比增长9.9%。电商业务成为增长引擎,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5.6%,会员费收入亦保持强劲势头,第四季度达17.24亿美元,同比激增14%。截至财年末,开市客全球付费会员总数突破8100万,同比增长6.3%,持卡人数量达1.452亿,同比增长6.1%。
在门店扩张方面,开市客持续加快布局。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全球门店总数达914家,覆盖1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及波多黎各地区以629家门店位居核心市场,加拿大地区拥有110家门店。2025财年,公司新开设27家仓储店,含3家搬迁门店,净新增24家。管理层透露,2026财年计划再增设35家门店,其中5家为搬迁门店。值得关注的是,通胀背景下,开市客毛利率与费用率双双上升,商品销售毛利率达11.13%,同比提升13个基点。公司首席财务官加里·米勒奇普(Gary Millerchip)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指出,油气价格下降是毛利率提升的主要因素,贡献了10个基点的增长,而核心业务毛利提高则部分抵消了附加业务毛利下滑及后进先出(LIFO)规则下成本上升的影响。
米勒奇普特别强调,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日常价值物品”成为消费者关注焦点。数据显示,2025财年开市客售出超过2.45亿份热狗套餐、1.57亿只烤鸡,自有品牌Kirkland Signature卫生纸销量更可“往返月球200多次”。他同时表示,尽管商品新颖性和价值获得顾客认可,但消费者在非必需品支出上仍保持谨慎态度。
在中国市场,开市客苏州店成为全球业绩增长标杆。财报显示,2024年8月至2025年8月期间,苏州店在超过880家全球卖场中销售额增速位居第一。作为中国大陆第二家门店及江苏省首店,苏州店自2021年12月开业以来表现突出。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总用地面积33343平方米,配备1055个机动车位。开业首日,苏州店创下中国卖场单日销售纪录,销售额达1000万元,日均客流量19980人,会员卡开办首日办理量突破万人,刷新全球纪录,开业前会员办卡数量超7万张,未开业会员收入即超千万元。
苏州浒墅关城际商圈已成为零售巨头集聚地,瑞典宜家家居、美国开市客、法国迪卡侬、日本永旺梦乐城、奥地利宝爱捷城市展示中心等五大零售品牌在此布局。与此同时,山姆会员店、大润发M会员店、盒马鲜生、奥乐齐ALDI、永辉、华润万家、麦德龙等商超亦在苏州展开激烈竞争。开市客每次新店开业均引发现象级关注,2019年8月上海闵行店开业时,停车场前夜即被挤爆,开门10分钟限流,20分钟导致交通瘫痪,结账排队长达3小时。此后,上海、苏州、杭州、宁波、南京、深圳等地新店开业均出现大规模排队现象。
在中国仓储会员店市场,开市客与山姆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公布的“2024年中国超市TOP100”榜单显示,沃尔玛、康成投资(大润发)、盒马、永辉等位列前十。对比2023年,开市客门店从5家增至7家,业绩从55亿元增至87亿元,平均单店销售额近13亿元,但仍与山姆存在差距——山姆8家门店销售额达30亿元规模,平均单店业绩20亿元。截至2025年9月,山姆在中国大陆拥有57家门店,2024年销售额突破千亿元,占沃尔玛中国业绩的三分之二。2025年,山姆计划新开8-10家门店,全年开店数量将超过开市客在中国大陆的门店总数,且签约及动工储备门店多达20余家。
沃尔玛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的2026财年第二财季,公司总营收达1774亿美元,同比增长4.8%;调整后营业利润80亿美元,同比增长0.4%。在中国市场,沃尔玛表现突出,第二财季净销售额58亿美元,同比增长30.1%;可比销售额增长21.5%,电商业务净销售额增长39%,占比超50%。山姆会员店交易单量实现双位数增长,沃尔玛中国总裁兼CEO朱晓静透露,山姆中国将有8家门店单店年销售额超5亿美元(约合30亿元人民币)。沃尔玛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中表示,公司在中国新增33个前置仓和云仓,总数达455个,中国业务超五成通过线上发起,这些仓储设施使商品能在1小时内送达顾客手中。分析认为,山姆以云仓和前置仓为基础的即时零售模式成为其业务增长的核心动力,该业务占比超五成,或为开市客提供本土化发展的关键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