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NIO Day上,蔚来汽车不仅完成了活动筹备,还意外实现了盈利。活动次日,公司管理层李斌、秦力洪等人与媒体展开深入交流。李斌透露,本次活动获得多家赞助商支持,最终账面略有盈余。
与往年类似,2025届NIO Day依然以用户为核心。大量蔚来车主参与现场活动,场外还举办了快闪集市,主题曲创作与表演均由用户社区共同完成。在近三个小时的活动中,李斌除了发布新车和公司重大进展,还频繁与粉丝互动,表达感谢。
作为蔚来年度最重要的活动,NIO Day今年恰逢产品大年。面对这场关键战役,蔚来展现出精打细算的态度,这也反映出公司今年以来苦练内功、提升运营效率的缩影。
年初时,蔚来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从产品策略看,公司坚持纯电路线,但当时市场上中高端车型以增程式为主,且增速更快。数据显示,2022-2024年国内纯电汽车销量增速分别为81.6%、24.6%和15.5%,而插混(含增程)车型同期增速达151.6%、84.7%和83.3%。
为解决纯电续航焦虑,蔚来投入巨资建设换电体系,成为唯一提供换电服务的纯电车企。这一举措被业界视为"孤注一掷",因为部分观点认为纯电技术存在短板,"油电混合"才是终极方案。
在品牌战略上,蔚来实施的高中低三品牌策略尚未显现明显协同效应。8月底的内部讲话中,李斌向员工承认,2025年的蔚来正处于2019年后的第二个低谷期,公司必须做出改变才能生存。
产品端的变革最为显著。蔚来将资源集中于两款旗舰车型——全新蔚来ES8和乐道L90。这两款纯电大三排SUV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形成场景与圈层互补,覆盖20万至40万元价格区间。
经营层面,蔚来持续推进基于CBU(基本经营单元)的组织变革,强化全员ROI(投入产出比)意识。但变革中,公司也保持了战略定力。
面对众多新能源车企转向增程式市场的趋势,蔚来坚持纯电路线不动摇。除特斯拉外,蔚来成为主流车企中唯一专注纯电的品牌。同时,公司继续在全域整车操作系统、智驾芯片、充换电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大投入。
在严格控制成本的同时,蔚来依然注重用户体验。公司保持了车圈最典型的用户企业特质,李斌也继续保持与用户的高频互动。
凭借"变"与"不变"的平衡策略,蔚来在新车初期销量表现亮眼后,开始走出低谷。外部融资成功和股价回升,显示出市场对蔚来预期的改善。
蔚来的变革并非首次。从单一品牌扩展到蔚来、乐道、萤火虫三品牌,从专注SUV到实现轿车、SUV全车型覆盖,公司始终在演变。但前些年的变革未能彻底改善经营业绩,今年公司面临更大压力。
2025年的变革具有分水岭意义,这在两款新车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全新蔚来ES8和乐道L90主打空间宽敞、配置齐全和价格实惠。在乐道L90发布会上,李斌多次进出后排空间以展示其宽敞性。
这些改进旨在解决一个核心问题:用户为何选择蔚来?过去,蔚来遵循"将车卖给粉丝"的逻辑,先培养用户对品牌理念的认同。但今年,公司调整策略,力求让更多用户直接选择蔚来产品。
新车设计更符合大众审美,主打深色系配色。两款车均瞄准纯电大三排SUV细分市场,以空间、舒适性和储物能力为核心卖点,同时保持科技配置和底盘操控的优势。价格方面,全新ES8较上一代下调近10万元。
蔚来的目标是,当用户需要大三排纯电SUV时,首选就是其产品。至于用户是否为粉丝并不重要,因为购车后很可能成为品牌拥趸。一个细节是,新车实现发布即交付,纠正了过去"粉丝愿意等待,普通消费者不愿久等"的情况。
市场反响超出预期。全新蔚来ES8订单量超过年内4万辆产能,乐道L90首月交付超1万辆。在两款新车带动下,蔚来三大品牌8月交付量达3.1万辆,创历史新高。
这次变革成功的关键在于,蔚来不再单纯追随粉丝需求,而是把握市场趋势和消费者真实需求。李斌指出,技术路线要坚持长期主义,产品规划要透彻,产品定义要与时俱进,及时纠正错误,满足用户多变的需求。
经营管理方面,蔚来压缩了低效支出,提升了运营效率和执行力。研发、销售和服务体系的效率显著优化。这是蔚来首次真正面向大众市场,在保持粉丝基础的同时,扩大了用户群体。
在变革的同时,蔚来也坚持了核心战略。在新能源车企面临纯电与增程式路线选择时,蔚来和李斌坚持纯电方向。他们认为,随着电池技术进步和充换电网络完善,纯电车的体验劣势正在消失,而可换电的纯电技术路线优势日益凸显。
为验证这一判断,李斌等人自驾G318川藏换电路线,直达珠峰大本营。他们发现,即使在青藏高原,纯电车的补能问题也基本解决,加电体验已与加油相当,甚至更便利。
基于这些观察,李斌在NIO Day上表示,2025年将成为纯电市场转折点,用户选择和市场数据都显示市场正加速向纯电过渡。消费者对纯电车的态度转变比预期更快,蔚来此前对全新ES8的销量预期显得保守。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判断。今年前八个月,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6.1%至615.8万辆,混动汽车销量为346万辆,同比增长22.8%。乘联会数据显示,8月纯电汽车零售销量同比上升17.2%,增程汽车仅增长0.3%,插混汽车同比下降7.3%。增程式车型的迅猛增长势头已明显放缓。
对纯电路线的坚持,也决定了蔚来在其他领域的战略定力。公司持续扩张充换电网络,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换电体系,包含4746座充电站和3513座换电站,覆盖20余条主要高速公路和16个城市群。同时,充换电技术不断迭代,兼容三大品牌车型。
在核心技术研发上,蔚来也保持投入,神玑芯片、SkyOS、NWM世界模型等持续升级。自研芯片的应用为长期降本奠定了基础,例如以神玑芯片替代英伟达芯片,每辆车可节省1万元智驾芯片成本。
尽管市场策略有所调整,蔚来仍坚持用户企业理念。公司保持了活跃的用户社区,企业与用户的互动依然紧密,NIO Day仍是车圈最盛大的粉丝聚会。李斌依然是与用户互动最多的车企CEO之一。
过去两个多月,蔚来通过乐道L90和全新蔚来ES8两款新车展现变革成效。初期销量表现亮眼,为公司扫除了年初的阴霾,提振了团队士气,对实现第四季度盈利目标至关重要。
8月,乐道L90首个完整交付月交车10575辆,加上L60销量,乐道品牌当月交付超1.6万辆。同期,蔚来主品牌交付超1万辆,萤火虫交付4300余辆,单月交付量首次突破3万辆。
全新蔚来ES8也表现强劲。李斌透露,10天内就有15万人试驾这款新车,不少门店的试驾安排至深夜,年内4万辆产能已全部预订完毕。
虽然新车定价实惠,但李斌强调仍保持毛利润率。若下季度实现盈利目标,蔚来的第二次突围将取得阶段性胜利。通过"易筋经"式的变革,蔚来在保留用户企业底色的同时,实现了产品定位和经营策略的重大调整。
产品不再局限于"粉丝向",而是真正满足市场需求,让消费者基于产品力和价格力做出选择。经营上,公司更加聚焦和敏捷,注重ROI和经营效率。与此同时,纯电路线、研发投入和用户企业理念等核心特质保持不变。
随着纯电车型市场地位的提升,蔚来有望成为行业趋势的最大受益者。市场对蔚来的重新评估已体现在股价上,下半年以来股价翻倍,11.6亿美元的融资也显示了全球资本对公司"长跑"能力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