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制饮品赛道近年来持续升温,品牌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随着产品同质化问题日益凸显,叠加“外卖大战”带来的获客成本上升,如何通过新品创新与差异化策略赢得消费者青睐,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课题。红餐产业研究院对2025年1月至7月现制饮品新品进行了系统监测,发布《现制饮品新品策略研究报告2025》,揭示了茶饮与咖饮在产品创新上的多维趋势。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全国茶饮门店数达66.9万家,咖饮门店数28.8万家,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190亿元。然而,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消费者选择分散,品牌忠诚度维系压力增大。在此背景下,红餐产业研究院选取76个茶饮品牌与54个咖饮品牌作为样本,分析其2025年1-7月推出的1992款新品,发现茶饮新品占比66.0%,咖啡新品占比23.2%,其他品类占比10.8%。
茶饮品牌上新节奏呈现“波浪式”特征,形成“月初启动-月中爆点-月末收尾”的三段式规律,每旬末尾成为新品集中发布期。咖饮品牌则更倾向“前置式”节奏,月初集中发力,月中跟进,月末趋缓,整体分布较为均衡。从品牌参与度看,130个样本品牌中有107个推出新品,其中茶饮品牌73个,咖饮品牌31个。
以茉莉奶白为例,其通过“茶香+花香+果香”的风味结构,推出开心果茉莉椰、青芒黄皮冰茶等爆款。2025年,该品牌平均每月上新4款及以上产品,建立花香鲜茶、花香云顶茶等四大核心系列,并从地域人文中汲取灵感,推出“在地风味”系列,实现“东方花茶底与全球风味”的融合。其新品销售占比持续提升,成为驱动营收增长的核心引擎。
咖饮品牌则通过果咖、气泡咖及特调咖等创新品类破局。2025年1-7月,咖啡新品中拿铁、美式等经典品类增长放缓,而果咖、气泡咖啡等创新品类数量快速攀升。基底选择上,品牌倾向全球知名产区及本土特色产区的精品豆种,通过日晒处理与中度烘焙实现风味均衡。奶基底方面,生乳及乳制品从单一口感承载转向多元风味创新,植物奶渗透持续上升。水果汁与气泡水因清爽口感受到市场青睐,相关新品数量快速增长。
在外观特征上,茶饮与咖啡新品从“单纯好看”进化为“颜值+价值+传播”三位一体。超80%产品紧扣原料本色,通过“清新治愈”“浓郁活力”“温润养生”三大色彩派系适配不同场景。造型上,分层与色彩碰撞营造丰富感,包装则以透明杯为主导,少数品牌借不透明容器突出差异化。
餐食与零售新品方面,面包烘焙类占据主导,占比64.6%,甜品甜点类占比20.8%。茶饮品牌在冰淇淋与中式糖水之间布局均衡,咖饮品牌则以冰淇淋类新品为主,强化视觉吸引力与话题性。零售产品中,食品饮料类占比最高,达到43.2%,家具及生活用品占31.4%。茶饮品牌更重视食品饮料化延伸与潮玩、文创周边营造“社交化+娱乐化”氛围,咖饮品牌则通过杯具、家居等延展塑造“生活方式感”。
从驱动类型看,口味驱动型新品占比55.1%,成为最主要的创新方向。其特点是通过地域风味的多层次挖掘实现差异化,从地域限定食材到传统小吃甜点的饮品化,逐步丰富口味表达的纵深。场景驱动型、价格驱动型与功能驱动型新品分布相对均匀,占比分别达到13.4%、13.6%、17.9%。功能驱动型新品通过添加高蛋白、膳食纤维等成分,突出健康功效,满足年轻消费者对“味道好又有益”的双重期待。